佛教有言,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意在让我们珍惜人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不觉得得人身是一件稀有的事情,人们大肆做恶,不把将来有可能转生畜生道的恶果,放在心上。
畜生道是六道轮回中的其中一道,三恶道中,只有畜生道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在佛教中,佛陀说人有贪嗔痴三毒,其中,因为愚痴,有情众生会转入畜生道继续轮回。
算下来,畜生道众生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种获得生命的方式,正如《楞严经》中所说,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大意就是生前造了什么业,就会以相应的方式获得新生命作为“回应”。
在《见闻录》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湖州府武康县有一位公差,那名公差在路上遇到一男二女,形迹可疑,就尾随在他们后面,一直走到一户姓骆的乡宦人家时,看到那三个人直接走进了骆家大门。
公差就在大门外等这三个人一直到夜晚降临,都没有把他们等出来,于是就向守门人要人。守门人不明白怎么回事,就与公差发生了争吵,惊动了骆院外。了解了前因后果,骆员外就命人去府中检查。
后来,一头刚刚生产的母牛引发了人们的注意,这头母牛所生一公两母,并且它们的毛发颜色竟然与公差看到的那三个人所传衣服颜色相同,这才知道,这三个人已经投身成牛了。
公差继续调查,发现他们三人均是欠了骆家的米没还,后来这三头牛长大了,强壮的牛所欠的米多,弱小的牛欠的米少,因缘果报,竟然分毫不差。
《正法念处经》中提到“畜生的种类不同,有四十亿种之多,又有许多微细的飞虫,水里的蜉蝣,不是算数可以算清的,都称为旁生。它们的形体大小不同,饮食习惯也不一样。”
佛陀在《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中说:“大王当知若复有人,临命终时有五相现,是人决定堕畜生趣。云何为五:一者爱染妻子贪视不舍。二者踡手足指。三者遍体流汗。四者出粗涩声。五者口中咀沫。大王若具此五者,命终决定堕畜生趣。”
这里,佛陀讲说了临终要去投身畜生道的几种表现。其实,想要避免堕入畜生道,最先要避免的就是愚痴,这点,我们可以以学习正法来对治。佛陀所传佛法,是宇宙最顶级的学问,是让人破迷开悟的“法宝”,今生有机会学一些佛法,是巨大的善根福报,应当珍惜。
另外,投身畜生道是由于前世造了畜生因所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善、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欲、嗔恚、邪见。不想堕入畜生道,这些都要避免。
那么,如果真的投身成了畜生,有没有脱离畜生身的机会,再有幸做人呢?当然有,但按照佛陀所言,畜生转人,并不太容易。需要经历长期的生生死死,遇到善缘才能得度。
究其根源,曾有大德作出了分析,大概是说,畜生道的众生与人类相比,无论是智慧水平还是道德水平都差距特别大,两道众生的差别,造成了畜生道众生专为人道众生有很大困难,但是现在,人们的智慧、道德水平、善恶认识其实与畜生道众生越来越相近,甚至只有畜生道众生能做出来的事情,有些人也能做出来。
由于以上的情况,导致畜生道众生转为人道众生反而变得比过去容易了,这或许也是地球上的人类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虽说现在由畜生转为人道的机会变多了,但沦为畜生道众生,就意味着更加愚痴,即便成人,也会因“与生俱来”的愚痴而令自己的生命形态一辈不如一辈。所以,该学的正法还得学,该需要避免的错误行为还是要避免,只有这样,生命的形态才会一辈高过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