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鸡蛋的“城乡对话”:海丰一小山村架起大湾区供需桥

近日,在汕尾市海丰县公平镇韦一村白山村的青山绿水间,汕尾市嘉元农业有限公司(下称“嘉元农业”)打造的智能化蛋鸡产业园,正以科技为翼、品质为核,从粤东大地为粤港澳大湾区餐桌输送着一颗颗安全鲜美的鸡蛋。嘉元农业以250亩规模化基地为载体,用生态养殖与智能技术,书写着“从养殖场到餐桌”的优质供给篇章。

规模筑基:快速崛起的蛋品供应主力

2023年,嘉元农业在白山村拓土250亩,开启了智能化蛋鸡产业园的建设征程。“2024年5月正式动工,8月购入鸡苗,12月就实现产蛋,目前基地还在持续扩建中。”公司主要负责人吴海斌介绍,目前已建成蛋鸡设、小鸡舍、蛋库、料库等配套设施,占地约100亩,全部建成后可饲养蛋鸡40-50万羽,成为支撑粤东蛋品供应的核心力量。

走进产业园,6栋标准化鸡舍整齐排列,其中专注蛋鸡养殖的鸡舍预估35万羽存栏量,日产鸡蛋约22万枚。“正常情况下能做到日产日销零库存,日出库量稳定在20万枚左右,总箱数约600箱。”这些鸡蛋不仅覆盖汕尾本地市场,更销往惠州、广州、深圳、汕头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成为区域“菜篮子”的重要补充。

品质为魂:“灵芝鸡蛋”铸就绿色口碑

“粦姨生态灵芝鸡蛋”是嘉元农业的拳头产品,这颗鸡蛋的背后,是对养殖环节的极致把控。在饲料间,玉米、豆粕等原料搭配中粮豆油和含钙石子,为蛋鸡提供基础营养;而每周 3-5 次的 “灵芝水喂养”,则让蛋鸡的 “伙食” 显得格外“奢侈”。“给母鸡喝灵芝水,既能提高免疫力,也让鸡蛋营养更丰富——高卵磷脂、低胆固醇,还富含氨基酸和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品牌主理人林诗粦解释道。

品质经得起检验:国际权威机构Intertek检测显示,鸡蛋中铅、镉等污染物,氯霉素等兽药残留,以及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均未检出。更直接的认可来自消费者:“煮熟的鸡蛋蛋白有韧性,蛋黄很香,口感特别好。”一位市民评价道,“过年过节都会买去送亲友,质量和营养都让人放心。”

依托过硬品质,灵芝鸡蛋价格虽随市场波动,但基本保持在1-1.5元/个,且“2 天内就能到客户手中,基本当天生产当天销”,林诗粦自豪地说,“大家对我们鸡蛋的评价都非常好,好产品不愁卖。”

科技赋能:智能化转型进行时

当下,嘉元农业正处于智能化升级的关键阶段,一系列自动化设备已在生产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环境调控与流程优化上成效显著,勾勒出未来智慧养殖的雏形。

踏入生产车间,部分自动化生产线已高效运转起来。自主研发的“养鸡自动喂料系统”已投入使用,搭配“养鸡用自动出料装置”,能精准地将玉米、豆粕等精心调配的饲料,定时定量输送至鸡舍,保障蛋鸡稳定进食。在鸡蛋产出后的处理流程中,“鸡蛋溯源打码装置”与部分自动化分拣设备协同工作,不但能为每一枚鸡蛋赋予专属“身份编码”,方便消费者回溯鸡蛋的养殖源头,还能初步筛选出明显不合格的蛋品,提升分拣效率。

在鸡舍环境管理上,自动化系统已实现精准把控: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联动通风设备与温控装置,将温度稳定在23摄氏度左右的适宜区间,同时确保空气流通、无异味堆积;为隔绝外界干扰,鸡舍内日常播放的舒缓音乐也通过定时播放系统自动运行,在打雷等突发噪音时减少蛋鸡应激。“中央集蛋器”的应用更是典型案例:“人工捡蛋需要一天,用集蛋器三四小时就能完成,效率至少提高一半。”场长助理补充道。

嘉元农业并未满足于此,公司已与相关科研团队达成合作意向,计划进一步引入先进的物联网、AI算法与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构建全方位的数字化智能管理体系。未来,通过这一体系,管理人员在办公室甚至远程,就能实时掌握鸡舍内每一处环境数据,包括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的细微变化;借助智能化巡检设备,能精准识别蛋鸡的健康状况,甚至提前预警潜在疫病风险,实现从养殖到鸡蛋产出全流程的智能化、精细化管控。

实业担当: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嘉元农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优质鸡蛋,更扎扎实实为当地群众铺就了增收路。“厂里像我这样来自海陆丰的工人有二十多位,每月能拿到四五千元工资,家里的生计问题解决了,上班地点离家近,日常兼顾工作和生活也方便。” 一位负责装箱的工人笑着说,话语里满是踏实与满足。

自广东“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嘉元农业通过闲置土地流转,发展“白山油茶+蛋鸡生态养殖”特色产业,构建起“公司+家庭农场+集蛋中心”模式,推动蛋鸡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升级。如今,蛋鸡产业已成为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从白山村的现代化鸡舍到大湾区的千家万户餐桌,嘉元农业以科技提效、以品质立信、以担当扎根,让每一颗鸡蛋都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注入持续活力。

撰文:施文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