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中国科大构建基于纠缠的城域量子网络;荣耀“任务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专利获授权;OPPO“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专利获授权

1.铨兴科技“一种磁盘存储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专利公布

2.荣耀“任务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专利获授权

3.力芯微“基于FPGA的串入并出逻辑电路高速测试装置”专利获授权

4.OPPO“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专利获授权

5.提升至几十公里!中国科大构建国际首个基于纠缠的城域量子网络

1.铨兴科技“一种磁盘存储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专利公布

天眼查显示,深圳市铨兴科技有限公司“一种磁盘存储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专利公布,申请公布日为2024年5月7日,申请公布号为CN117991997A。

本发明适用于磁盘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磁盘存储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通过将多个物理磁盘预分区为临时存储磁盘和多个预期热度磁盘;将初始数据存储至临时存储磁盘中;对初始数据进行时段热度分析,计算时段数据热度;从多个预期热度磁盘中,匹配目标热度磁盘,并将初始数据迁移至目标热度磁盘中;计算多个周期磁盘热度和对应的热度梯度比例;对多个预期热度磁盘进行分区调整。能够计算初始数据的时段数据热度,匹配目标热度磁盘进行初始数据的数据迁移,且对多个预期热度磁盘进行周期性热度监测,计算多个周期磁盘热度和对应的热度梯度比例,对多个预期热度磁盘进行分区调整,使得负载均衡更加智能,能够实现更加合理的负载均衡。

2.荣耀“任务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专利获授权

天眼查显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近日取得一项名为“任务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16737330B,授权公告日为2024年5月7日,申请日为2022年9月2日。

本申请提供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涉及终端技术领域。该任务处理方法,在对待处理任务的标识的未处理时长进行计时的情况下,使得所述待处理任务位于实时任务队列中,可以使得系统组件对待处理任务进行优先处理。而且,由于关键时长点小于预设的应用未响应ANR超时时长,电子设备在确定对待处理任务的标识计时的未处理时长,达到配置参数中的关键时长点时,提高待处理任务的标识的优先级,以使得系统组件对待处理任务进行优先处理。这样一来,可以尽量使得待处理任务在ANR超时时长内被处理,以避免电子设备出现ANR事件。

3.力芯微“基于FPGA的串入并出逻辑电路高速测试装置”专利获授权

天眼查显示,无锡力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取得一项名为“基于FPGA的串入并出逻辑电路高速测试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20913289U,授权公告日为2024年5月7日,申请日为2023年8月31日。

本实用新型涉及逻辑电路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说是基于FPGA的串入并出逻辑电路高速测试装置。它的特点是包括电源模块、MCU模块、FPGA单元和高速比较器阵列。电源模块与MCU模块、FPGA单元和高速比较器阵列适配连接。MCU模块与FPGA单元适配连接,FPGA单元与高速比较器阵列适配连接,高速比较器阵列与FPGA单元适配连接。MCU模块用于向FPGA单元发送串行测试信号、从FPGA单元中读取测试数据,并将测试数据传递给分选机。该测试装置可自动化测试,测试成本低,测试产能高。

4.OPPO“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专利获授权

天眼查显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近日取得一项名为“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10213415B,授权公告日为2024年5月7日,申请日为2019年6月14日。

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支架、棱镜和第一限位件,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底壁围设形成收容槽,所述棱镜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第一侧壁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棱镜,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以将所述棱镜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可以将棱镜稳定的固定于支架上,进而可以保证电子设备的防抖功能。

5.提升至几十公里!中国科大构建国际首个基于纠缠的城域量子网络

5月1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微披露,已构建国际首个基于纠缠的城域量子网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包小辉、张强等首次采用单光子干涉在独立存储节点间建立纠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国际首个基于纠缠的城域三节点量子网络。该工作使得现实量子纠缠网络的距离由以往的几十米整整提升了三个数量级至几十公里,为后续开展盲量子计算、分布式量子计算、量子增强长基线干涉等量子网络应用奠定了科学与技术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15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

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们的成果开启了量子互联网研究的新篇章(their achievement starts a new stage of quantum internet research)”,“为未来大规模量子网络铺平了道路(paving the way for future large-scale quantum networks)”。

据介绍,通过量子态的远程传输来构建量子网络是大尺度量子信息处理的基本要素。基于量子网络,可以实现广域量子密钥分发以及分布式量子计算和量子传感,构成未来“量子互联网”的技术基础。目前,基于单光子传输的量子密钥网络已发展成熟,而面向分布式量子计算、分布式量子传感等进一步量子网络应用,需要采用量子中继技术在远距离量子存储器间构建量子纠缠,在此基础上通过广域量子隐形传态将各个量子信息处理节点连接起来。

据介绍,为在远距离分离的独立量子存储器间建立纠缠,主要挑战在于如何控制单光子相位。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团队设计并发展了一套非常精巧的相位控制方案:首先通过超稳腔稳频来压制控制激光线宽,其次通过光锁相环来构建读写激光间的相位关联,最后通过远程分时相位比对来构建两节点间的相位关联。采用以上相位控制技术,并利用量子频率转换,团队成功实现了相距十几千米远的量子存储器之间的纠缠。以此为基础,研究团队构建了国际上首个城域三节点量子纠缠网络。该网络可以在任意两个量子存储器节点间建立纠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工作使得现实量子纠缠网络的距离由几十米提升至几十公里,为后续开展分布式量子计算、分布式量子传感等量子网络应用奠定基础。该工作是国际首个城域多节点量子网络实验。

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微指出,《自然》杂志也在同一期发表了美国哈佛大学Lukin团队的相关实验进展,该团队首次在SiV色心体系实现了双节点远距离纠缠。二者相比,中国科大成果在纠缠效率方面有明显优势,比哈佛大学的工作高两个数量级以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