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自信中崛起的工匠精神--学习华为精神有感

在文化自信中崛起的工匠精神

--学习华为精神有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需要充分以文化自信激发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拥有的生存方式与价值体系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以及影响力的深度认同和执着信念,关乎民族精气神的凝聚和社会精神风貌的呈现,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与活力。而工匠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华为精神正体现为文化自信崛起的工匠精神。

一、文化自信与工匠精神的关系

工匠精神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崇尚以德为先,德艺兼修”“心传体知,师徒相承”的优良传统,今天表现的尤为明显,中国高铁、港珠澳大桥、射电望远镜FAST、国产大飞机C91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华为5G技术等等这些代表着中国科技发展最新成就的“中国名片”,家是当代中国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不仅仅是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是适应国际竞争,推动中国制造走出,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需要。

二、华为精神中的文化自信

华为的崛起是中国崛起的缩影。道路是根本,理论是灵魂,制度是保障,文化是基础,文化自信是开放创新的土壤!

工匠精神是我们对接文化、实现中国制造弯道超车的一个思想武器。在后工业社会,在标准化的机器流水线之后,人们不仅需求更多的具有抽象性的文化产品,物质性产品的信息化知识化精神层面也在增加。当订制、智能化、智慧化产品大行其道时,文化的力量就愈加彰显。因此,这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如华为公司几乎注册了整本《山海经》中的神兽名称,将其用于研发产品上华为将操作系统取名“鸿蒙”、手机芯片取名“麒麟”、服务器芯片取名“鲲鹏”,这种“科技+人文”的创新做法都以人文观照作为支撑。华为的创新“山海经”告诉我们,深厚的人文内涵,可以助力科技行稳致远。因此,不同历史时期工匠精神内涵有所不同,但“尚巧”“求精”“道技合一”等是中国工匠共同的精神特质。

三、深厚的文化底蕴酝酿出华为卓越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匠人匠心独具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传承基因。华为精神首先体现在质量第一的工匠精神。任正非曾这样回应西方记者什么是华为的理想:“我们的理想是为人类提供信息化服务,我们认为,人类未来二三十年,一定会发生一场巨大的革命,就是信息社会智能化,信息会像‘海啸’一样爆炸。我们牺牲了个人、家庭,牺牲了陪伴父母,这些都是为了能站到世界最高点,就是踏踏实实地将产品质量做到世界第一。”果不其然,华为以其埋头苦干、敢为人先的实干精神真的在5G领域做到了世界第一。华为生动地阐释了什么是勇当世界第一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值得当代中国各行各业的人们认真学习。

《诗经》中有“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表现出工匠仔细、专注、求精的态度。华为的专注体现在对核心业务的专注。华为基本法第一条:“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任正非曾经说过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他说,“华为没什么特别的,华为没那么伟大,华为为什么成功,就是最典型的阿甘,阿甘就一个字,“傻”。任正非是一个坚守理想的企业家,创办华为30多年来,他不忘初心,甘于寂寞,始终坚持只做一件事——专注ICT领域。在华为的成长过程中,正逢中国房地产爆发,很多做实业的企业家都去做房地产生意,赚得盆满钵满,一夜暴富。面对巨大的诱惑,但任正非从没有动摇过,不说没做房地产,就连股票也没炒过,仍然不忘初心,坚守“上甘岭”,坚守实业,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坚持将每年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累计投入三千多亿元搞研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顾华为的发展历程,任正非的确有点傻:他就像一个阿甘,带领一群傻傻的人埋头苦干、傻傻地坚守、傻傻地投入、傻傻地付出,最后傻出世界第一!

四、坚持文化自信,弘扬工匠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沃土,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群众独特思想与精神风貌的文化,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信仰和精神追求。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这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着联系。在组织管理方面,华为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例如“毛泽东思想”、“军事化管理”等一系列新式的企业管理文化。任正非说:“一个企业唯有精神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是生生不息的”。十年传承靠制度,百年传承靠文化。在华为的发展中,从内忧外患、身患重病,到奋起反击、愈挫愈强,任正非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期间,他展现了超乎常人想象的精神力量。任正非曾在内部讲话中说“身在黑暗,心怀光明,梦想不灭,努力前行”,这段话正是在践行着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基本经验:要实现中国革命目标,取得革命的胜利,就要坚定自信,而要坚定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产品是壳,文化是魂,工匠精神就是身魂合一的不二法门。在今天,文化自信必然要更侧重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需要工匠精神来实现,必须沉下心、稳住根,深挖老传统,结合新形势,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时代的色彩,要以更加鲜明而独特的精神标识与价值品质化作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与不竭动力!

作者: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李卫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