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已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但新冠病毒必然不是侵害人类的最后一种病毒,未来完全可能发生更加严峻的未知病原体疫情。”全国两会开幕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针对人类和动物病原体研究和疫病防治,我国应组建科研、临床、疾控协同配合的生物安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以此为抓手达到长期支持、系统攻关、积聚人才、协同互动的效果。”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生物安全问题为全民所关注。徐旭东表示,防控生物安全风险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对此他建议,我国可以现有的两家P4 实验室(针对人类烈性传染病的武汉P4实验室和针对动物疫病的哈尔滨P4实验室)为主体,通过设立“卫星实验室”的方式,吸纳地理位置不在武汉和哈尔滨的一流科学家和科研团队参与,并增加其他传染病研究力量,组建生物安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生物安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这一创新性的主体,也应当配套创新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徐旭东设想,生物安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可设南、北分中心,但在制度和管理上要一体化,同时在行政机构以外设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研究人员也要分专职、兼职,并实行聘期制。
“兼职人员可以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医科院、中国疾控中心以及高校、医院和其他研究机构,人事关系可放在原单位,承担或参与中心的攻关任务、获得研究资助。”徐旭东说,这样可以理顺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与相关单位的关系。
问及生物安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财政来源,徐旭东说,它需要较高强度的中央财政投入,进而带动参与单位、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和企业、个人的捐助。同时,要加强生物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成果转化收益可用于反哺中心的事业运营、增加科研人员的收入等。此外,他还提出,在中心国际合作、研究生和博士后招收、科研经费使用等方面,国家也应适当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