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对于未来生活的影响

无论是在住宿还是交通领域,“共享”“分享”都成为时兴的新理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究其本质,“分享经济”不再是强调物品和服务的私有,而是强调拥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通过对接供需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工业时代晚期的资源紧缺是分享经济出现的大背景,而我国交通、路面资源和住房资源紧张,催生了分享经济在这些领域首先兴起。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指出,我国私人汽车的使用时长大概每天只有1~2个小时,而接入网约车平台的私家车使用时长大幅增加。

从美国的经验看,2008年短租和民宿领域的代表Airbnb成立;2009年,分享出行领域的代表Uber和跑腿网站Taskrabbit成立;2010年,食品共享网站Grubwithus成立。从全球来看,2010-2013年,每年全球分享经济初创企业的数量以近50%的增速发展。

在我国,自2011年起,途家、蚂蚁短租等在线短租平台,春雨医生等医疗知识分享网站,以及后来的网约车平台、租车网站、共享单车都陆续发展起来。近期,具有共享基因的各类众创平台大量涌现,经过政府部门认定的众创空间超过4000个。

可以看出,无论哪个领域的共享模式,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撑。正是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将供给和需求进行了有效对接。在我国“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下,发展分享经济具有了重要的平台基础,分享经济模式迎来高速成长的浪潮,该模式未来将向更多领域延伸。

腾讯研究院院长郭凯天指出,借助于分享经济的各种创新模式,大量的经济剩余被整合起来,在全社会范围内重新对接供需,于是就产生了新的经济效益。目前,分享经济正从交通出行和住宿领域,拓展到个人消费的各个领域,同时企业端市场也在逐渐成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