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短篇小说选:烙饼满爱心

别说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晌午给你们几位烙饼吃!”明德用那种热情的声调,在轰响的马达声里大喊大叫。“特请名厨师烙螺丝饼!……您说什么?耕得挺好,不深不浅挺合适嘛!”

明德往村里走去的时候,穿过枝条发绿的丛林,见那稻秧池边的泉水里,早霞已经像胭脂般红了。

这天上午,村书记明德带领着一部分社员在村南打井。中间休息二十分钟的时候,明德大步云飞地往村里走去。他有这么个习惯,想起一件事来,抽身就走。跨进队部,见会计董福山,正在拿秤从面袋里往一个大磁盆里秤面。明德眼瞪着岗尖儿一大盆白面,说:“好我的表弟啦,你怎么还秤?这是几个人的?”

“十几个人,还不得这些?”会计一边秤着面,嘴里回答。也没有注意书记脸上的表情。

“什么?什么?”明德惊讶地竖起眉毛,叫道:“归里包堆六个拖拉机手,怎么出来了十几个?”

“要么,”会计这才抬头,目光同书记的目光碰在一块儿,“还有陪客哪,正副队长,书记,民兵连长!”

“这这这是哪儿的规矩?好我的表弟呀,日子还过不过?”明德嘟哝着,拿过秤盘,从盆里往面袋铲着面,“亏了我跑来看一眼。这回再秤秤,六个人的一点儿不能多。”

“我说这是水是油?这是过日子吗?”明德往面袋里拍打着手上的面,眼望着一个装满油的玻璃瓶子,吃惊地叫道。“不,有名的厨师烙饼炒菜,不是把油当水糟践,人家全凭手艺。拿个小碗儿来!”他把瓶塞打开,小心地往碗里倒了小半碗油,“这就挺不少啦,连炒菜,满够。”

中午的时候,待客的饼,已经在锅里响。闻到那股香味,不由你的口水像江河一般顺嘴角往下流。厨师名不虚传,提起一张饼来,真像螺丝一般旋转。听拖拉机隆隆的响声,似乎是回来了。明德一边往院里走着问:“烧水了没有?他们来了先洗洗脸,喝口茶再吃饭!”

民兵连长已经烧开茶炊,一边泡茶,一边嚷嚷着:。“拖拉机来了,嘿!快炒菜吧。一天的活儿,人家起大早半天给咱们耕完啦,早该饿了。”

切菜的响声,油在热锅里的嗞声,锅碗瓢盆相碰的叮当声,茶壶嘴儿往外吐着热气,加上人们忙碌的神色,屋里屋外都充满热闹气氛。有人说:“拖拉机不响了,快去瞧瞧,别走错了门口!”书记、队长迎了出去。可是,这是怎么当子事儿?连个拖拉机的影子都没有啊?主人眨巴着眼睛,心里纳闷儿。有人走来告诉,拖拉机手捎话儿说他们回拖拉机站吃饭去了。主人们这才注意到,村外远远大路上,拖拉机留下的一股黄尘,还在那里像雾似的浮动。

厨师王老汉,一边撩起围裙擦着手,拿眼望着桌子上大盘香喷喷的螺丝饼,和三大盘热气腾腾炒菜,向书记、队长说:“快赶热吃了吧!”

“什么?”几个人差不多同时用反问的语气回答,“我们凭什么把它吃了?”

那么,怎么办呢?桌子上热气腾腾大盘的烙饼,炒肉,炒鸡蛋,粉条白菜,竟成了无法解决的难题了。队长说,村里不是住着县委农村工作组吗?恰好六个人,请他们来吃了吧。因为有了解决办法,民兵连长飞起两腿,高高兴兴去邀请客人。不一会,扫兴回来,工作组不吃,人家照常吃派饭去了。

这可再也想不出办法来了。书记、队长想先回家吃了饭再说。厨师张开胳臂说:“别走,这桌子烙饼炒菜,不能就这么摆着展览,得有个着落。”

天下百般大事都有,没承想刚出锅的烙饼,真正的芝麻油螺丝饼,会使人为了难。村书记明德,面对桌子上的烙饼,半蹲在板凳上,皱着眉头,思摸良久……猛然间跳下板凳说:“有办法了!”

于是,这天中午,郑庄出了这样的事:烈属孔大伯,正在家里吃饭,忽然惊讶地睁大两眼,只见村书记明德,有胡髭的脸上,带着那样的微笑,端来一盘炒肉,一盘烙饼。五保户吴老满两口子正吃饭,猛抬头,生产队长满面春风端上一盘烙饼,一盘炒鸡蛋。军属周大妈刚端上高粱米干饭,转个身,见她老伴儿和孙女儿吃起烙饼来了。

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为著名作家管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