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明星与奢侈品牌的分手快乐日…

可能谁也没想到,这两天时尚圈的后花园起了这么大一把火。 昨天Versace高挂了热搜榜一整天,今天又

可能谁也没想到,这两天时尚圈的后花园起了这么大一把火。

昨天Versace高挂了热搜榜一整天,今天又轮到了Coach和Givenchy,犯的都是一模一样的错,可谓轮番拉出来游街······

整个风波的起因源自Versace的新款T恤,背面印上的城市、国家字样直接把香港和澳门作为个体独立。

事件发酵后品牌代言人杨幂的工作室第一时间发声,与品牌解除合约,终止所有合作。

Versace危机公关得也算及时,先后在微博、ins、facebook等海内外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中英文道歉信。

设计师“老干妈”Donatella Versace也立马发声表示尊重中国主权,会撤回、销毁相关服装。

Versace的态度为啥这么好呢?首先有Dolce & Gabbana的前车之鉴,公关不及时,会给品牌带来更大的灾难。

其次据Bof报道,Versace在全球范围内共有300家门店,而中国大陆的数量占到了116家之多,是全球之最。

所以Donatella清楚得很,丢失了中国市场意味着什么。

不少外媒也报道了此次Versace的在华风波,大多口吻以纪实为主,没做评价。

比较雷人的是BBC,连代言人杨幂的图都配错了,配的是曾参加品牌落地活动的孙怡······

拜托做新闻前先解决下脸盲的问题哈······

Versace的风波还未过去,美国轻奢品牌Coach也被扒出有类似的骚操作。

F真的很不解,这样复制粘贴又毫无美感的图案设计,设计师为何如此热衷扎堆无脑打版······

其实这件衣服2018年就爆出来有问题了,只不过当时没能引起舆论声援,不像Versace直接撞上这个敏感的时间点,整个就爆发了。

但事实摆着这里,Coach代言合同还没捂热的超模刘雯也在第一时间发微博单方面解约。

至于此前跑去纽约给Coach拍硬广的关晓彤,其实与Coach的合作已经到期了,目前并不是代言人的状态。

一般明星与品牌合作中止都是悄无声息的。因此格格的工作室也立马发声,澄清自己与Coach无关,维护自己的形象,可以理解。

相信在未来,艺人团队在与各大品牌签约时也会要求在合同上多加一条细则——如果是品牌犯原则性错误,艺人可单方面提出解约,并还需赔偿其形象损失费。

毕竟这样的低级错误给艺人的口碑也带来了不小的伤害,还打乱了艺人整年的工作计划。

当Versace和Coach相继沦陷时,F隐约觉得,这件事恐怕不会这么简单了结。

果然,甚至没过半天,法国时装品牌纪梵希Givenchy也被扒出在地区问题上犯错,又是类似款式T恤出错。

这不禁让F怀疑:大牌家的设计师这么好混的吗?印地名就能卖三五千,却连基本功课都做不好。

虽然像这种基本款T,不会是设计总监亲自操刀的,都是品牌团队的助理设计师在负责,但整个设计成品出来没有把关也是品牌自身的问题。

不出所料,纪梵希美妆大使易烊千玺也提出了解约。

今天的明星律师事务所,真的很忙。

除了Versace、Coach、Givenchy以外,像日本运动品牌亚瑟士asics也被网友揪出在外国官网上做文章,将香港和台湾单独列为国家。

F觉得今天是各大品牌pr心惊胆战的一天,全部严阵以待,道歉声明都拟了482份。

你看,亚瑟士的反应就很快,一经爆出就立马在微博认错。

大中华区品牌代言人韩东君立刻提出了解约。

那么究竟为何,这些时尚、运动品牌会犯下同样的错误?

其实不止Versace、Coach、Givenchy、asics,很多外国大学的官网也经常把港澳台作为国家列出,因为很多老外根本没有港澳台属于中国的意识,这属于常识的缺失,是蠢。

而很多品牌故意把港澳台作为国家单独列出,是为了迎合这几个地区部分人群的“特供”心态,是坏。

当然说到底,商人是利益驱动体,是一切向钱看的物种。随着各大奢侈品牌扎根中国市场,做越来越多的本土活动,像七夕、中国年甚至中秋都会推出符合相应的主题产品卖货。

那么是不是在赚钱之余也该了解一下中国的民情,尤其敏感的地域问题更该是必修课。说到底,发生此类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奢侈品牌没有真正关注、重视中国市场。

只是使劲让消费者掏钱,根本无心留意这个国家正发生着怎样的改变。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奢侈品牌的管理层缺乏多样性,核心团队里几乎没有亚裔存在(LVMH旗下仅有一个也是首个亚裔——中国香港籍的Charles Leung),就根本谈不上听取亚洲的声音,尊重亚洲的文化。

本质就是高高在上的傲慢心态:我们设计什么烂货你们都会买,我们是产出者,你们只要接受就好。

真的是呵呵了。

衷心希望Versace、Coach、Givenchy是这场风波的句点、也是拐点,让品牌思考自己出现问题的原因。

其他品牌要做的,是先排查是否旗下有这样的类似地域名称单品,及时回收并重视该问题不再犯。

除此之外,目前在国内外网上也会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声音,这样逐个排查品牌是否有犯错履历,是不是过于上纲上线,小题大做?

F觉得一点都不,作为消费者每个人都有权发声,如果在这样的问题上继续保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各大品牌只会愈发不把中国市场放在眼里,只视为人傻钱多的赚钱工具,更敢于在主权等问题上持践踏态度。

与其说民众反应过激,不如说是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给外国品牌提个醒,表明姿态:动摇一个中国的想法你有都不要有,不然就立马与这片土地的购买力say goodbye。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