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要当“心”!想要预防急性心肌梗死,需注意这6点

近日,52岁的蒋师傅在户外工作3小时后,突然感觉胸部疼痛,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蒋师傅以为自己是中暑了,但休息10分钟后,疼痛症状仍未得到缓解。工友们便赶紧送他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

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为蒋师傅完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蒋师傅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情危急,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医院胸痛中心团队为患者紧急行冠脉造影,开通闭塞血管。

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转危为安。

医生介绍,长沙入伏以来,天气持续高温。近1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收治了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在高温下持续工作。

临床中,夏季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高。研究显示,高温天气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密切相关,温度每升高10℃,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就增加约5% 。

夏季高温为什么会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应该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中医有什么方法?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病科副主任范建民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夏季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

1.天气炎热,血压升高

高温环境会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导致血压升高,心脏很容易因为缺血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另外,夏天天气炎热,不少人喜欢待在空调房里。外出后,如果冷热环境温差过大,引发血管痉挛,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身体缺水,血液粘稠

天气热,身体的新陈代谢会加快,大量出汗会导致水分流失。身体严重缺水时会导致电解质失衡,血液黏稠,循环速度减慢,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夏季烦躁,情绪失控

炎热的天气很容易使人烦躁,导致失眠多梦,精神长时间处于兴奋紧张状态。

情绪不稳定会使血管扩张,新陈代谢加快会使心脏耗氧量增加,导致血压升高,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二、夏季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

第一类: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群;有肥胖、吸烟、高龄、早发猝死家族史等的人群,特别是既往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

第二类:夏季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大量出汗,又喜食冷饮、贪凉的年轻人群,容易造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律失常或急性心肌梗死。

第三类:既往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工作压力大、精神压力大、熬夜的人群,也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三、夏季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1.高温天气胸闷及时就医

持续高温的天气,使人常有闷得透不过气的感觉。约30%-4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在发病前3-7天内有心慌憋闷、胸痛、乏力等先兆症状。

医生提醒,如果感觉胸闷,尤其是老年人,不能大意,要及时就医。

2.室内外温差最好别超8℃

空调温度不宜设置太低,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8℃。如果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凉爽的空调房或从空调房外出,可以先敞开房门,在门口站一会,给身体一个缓冲适应的时间,避免血管受过度冷热刺激,引发痉挛。

3.及时补水降低血液黏度

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多饮水,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血黏度增加、流速减慢,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诱发心肌梗死。可在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晚上睡觉前喝两口温水。

4.有冠心病夏季别冲凉

夏季冠心病患者尽量不要洗凉水澡。寒冷刺激容易诱发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甚至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尽量洗温水浴,有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的功效。

5.坚持服药别随意停药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遵医嘱坚持服药,不要随意停药。部分患者夏季饮食清淡,血压血脂正常后,就认为可以停药了。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降压降脂药物也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或保护血管内膜的作用。

6.远离嘈杂稳住情绪

良好的情绪和心态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十分重要,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应注意保持愉悦、健康的心态。

当环境气温达到32℃时,老年人要减少体力活动,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

四、中医降暑小妙招

1.护心保健穴:

①少府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手掌,横平第5掌指关节近端,第4、5掌骨之间。具有宁心安神、清心泻热、理气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心悸、胸痛等症。

②内关穴:为心包经的络穴,在前臂掌侧。仰掌,腕横纹上自身两个拇指的宽度,两筋之中即为此穴。具有宽胸理气的作用,为治疗胸闷、心悸症状的要穴。

③膻中穴:属任脉,位于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能行气化瘀、宽心顺气、疏通经脉,可影响心血管神经的调节中枢,促进全身血液的重新分配,改善冠状血流量。

2.降暑粥

①绿豆甘草粥:材料:绿豆80克,生甘草10克,粳米150克。做法:将甘草用布包住,绿豆、粳米加适量水,慢火煮熟。

②三豆粥:材料:白扁豆10克,黑豆10克,红豆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做法:材料放入,加清水适量,慢火煮,待熟时调入白糖。

3.乌梅甘露饮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专家团队研发,全国名中医王行宽教授亲自把关审方,由乌梅、炒麦芽、山楂、甘草、玫瑰花组成,具有生津止渴、消食解腻的作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