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设计时,图片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运用不同大小、色调和视角的图片分布在版面上,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画面气质。如果对图片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处理,可以制造出画面的美感和节奏感。例如将图片进行出血处理,又或者将图片转化为插画或其他视觉元素等等。而今天分享的内容正是对图片做去底处理。虽然这个方法很简单普遍,但还是有必要再做总结。
去底是指对图片中具体图片的外轮廓进行抠图,并将背景部分删除,只保留图片中需要的部分,而这形态也可以叫“自然形图”,一般叫做去底图。这种处理方式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规律。由于抠出来的图形是没有背景的,因此去底可以更好地与其它视觉元素搭配使用,更显设计感和空间感。另外,去底可以分为全部去底和局部去底。
全部去底
沿着主体轮廓进行抠图,将图片的背景部分全部删除,仅留主体部分。这也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处理方式。全部去底可以去除图片中繁杂、不和谐的背景,使该图片的视觉形象得到提炼,并使主体形象更加醒目突出。
局部去底
如果想让图片具有更强烈的层次感,那么可以尝试部分去底。再添加色块线框或其他元素穿插其中,从而提高整体的视觉效果,也会增强画面的空间感与立体感。
那是不是每当遇到图片就做去底处理?其实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例如以下情况:
当画面单调不够层次时,不妨添加视觉元素与图片结合使用,那么有哪些视觉元素可以结合呢?例如以下案例:
与色块结合
添加色块是解决版面空洞单调的方法之一,从而改变页面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甚至能带来强烈的空间感。
与文字穿插
去底图与文字进行穿插叠压处理,既是一种展示方式也是一种创新手法。能够给画面带来强烈的二维空间感和层次感。需要注意两者穿插叠压之后所形成的阴影是否符合视觉美感。
与图片叠压
去底图与其他图片叠压也就是前后的关系,同样能让画面看起来更有层次感。这不仅能提升画面吸引力与趣味性,还能提高整体的设计感。
实操示范
将主图进行去底处理,并添加圆形色块,主图叠压于色块上。注意主图的阴影处理,加强空间感。将文字进行色彩处理,让信息内容更加明确。
当版面的图片数量较多时,将个别图片进行去底可以节省版面位置,营造出更多的留白空间。
实操示范
当遇到多图编排时,如果图片能够进行去底处理,就尽量使用。但需要注意信息之间的层级关系,并控制调整好去底之后所产生的留白空间。
设计师最头疼的是甲方每次都提供质量不好的素材图片,不仅构图差,而且图片不清晰。当图片质量不好,或有过多繁杂背景时,不妨试试将图片做去底处理,瞬间提高画面质感。
实操示范
即便再不好的图片,先把图中多余的杂物给清理掉,或进行去底,再将需要展示的部分保留下来,适当调整尺寸和色调。
去底的优点是能轻松、灵活地运用主体形象去表达需要突出的主题内容,使主题信息得到完美的展现。 当想营造逼格的画面时,去底可以瞬间提高画面留白感,从而提高整体的气质。
实操示范
直接使用原图,会显得画面特别粗糙。如果将图片进行去底,留下主要部分。再添加一个新的背景,整体上看起来特别和谐而显得精致。
除了去底图与文字穿插叠压之外,还能根据去 底图外形进行编排,甚至使用双重曝光的技巧,这样的画面给人轻松动感的视觉感。 缺点是把握不好时,画面容易造成杂乱和不统一的感觉。
沿形式编排: 将文字按照图形的形状排列,使文字随着图形的轮廓起伏变化,整体起到明显的节奏美感。
双重曝光: 将两张甚至更多的图片叠加在一起,以实现多张图片虚幻效果的目的。
在平面设计中,图片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版面中。虽然去底处理不是万能,但只要学以致用,就能突显它的好处。而今天总结的内容,希望能带给你帮助。喜欢的话,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