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年火到今天,网上每天都有人在用Deepseek解构大千世界,面对人工智能对当下的改变,有人围观欢呼,有人则热衷于反思。
和Deepseek一起出圈的还有“杭州六小龙”等一系列科技企业,且“六小龙”的名单还在不断扩大。2月21日,杭州余杭的一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总部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的灵伴科技,创始人祝铭明戴着研发的最新AI+AR眼镜上台发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上太空的AR产品”“产品已经领先Meta一年”等发言火爆全网。
祝铭明
很快,关于“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杭州有Deepseek,某地有什么?”的讨论甚嚣尘上,似乎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指标。
有人总结,杭州的成功源于有较为宽松的营商环境,对科技企业的长期友好政策也更容易激发科技创新。然而,有媒体发现,2025年2月,“浙江经信”公布的2024年浙江省人工智能179个应用场景和应用标杆企业中,并没有Deepseek的名字。显然这家科技企业的产生,更多来自市场和当地的创业土壤。甚至有投资人戏称,杭州的成功不是因为扶持了Deepseek,而是没有打死它背后的幻方量化。
那么,能产生Deepseek的创新企业,杭州有哪些其他城市无法复制的秘诀?面对杭州的崛起,北上广深等GDP更高的城市是在新质生产力中落后于杭州了吗?今天我们来详细说说,一定要看到最后。
杭州如何把AI变成“内战”
去过一次杭州都会有一种感觉,这是一座把现代科技和古典意境结合得最好的城市。西湖的山水与云栖小镇在这里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平衡。毕竟再强大的人工智能背后也需要强大人脑的研发,而培育这个高端科技人才的不仅有高校,还有这座充满创新精神的城市。
细数一下中国的科技圈,大疆的创始人汪滔是杭州人。这次的“杭州六小龙”的创始人中,除了梁文锋,云深处科技的创始人朱秋国、群核科技的创始人黄晓煌以及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都有在杭州和浙江学习的经历。
王兴兴
马斯克在2月20日也发布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大模型Grok-3,有意思的是在发布会上马斯克身边坐了一位名叫吴宇怀的中国人,后来网友查证发现他也是地道的杭州人。马斯克团队中还有位叫张国栋的浙大毕业生,与梁文峰是校友。这场中美AI大战,被网友惊呼简直成了“杭州人”的内战。
Grok-3发布会上左起:Igor Babuschkin、Jimmy Ba、吴宇怀、埃隆·马斯克
杭州乃至浙江地区为什么容易出科学人才?除了适宜的生活学习的山水之外,主要还是源于浙江历来对教育的重视和外向型的经济模式。在浙江,即使在民国,大户人家也有把孩子送出国外留学的传统,加上宁波、温州的港口定位,历来有外向型经济的传统,浙江向来是先一步领略到海外的先进技术的。马云也是在考察了美国互联网发展后,回杭州创办了阿里巴巴。
此外,浙商敢打敢拼的精神,脑子特别活络,也是浙江科技人才成功的关键。这份灵活如果与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就特别容易培养出创新能力非常强的科技人才。当移动互联网红利见顶时,杭州率先开启“硬核创新”转向。2017年开始成立之江实验室,再到之后的直播电商,杭州的产业总是善变,却总能把握产业的先机。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核心,杭州在抢人才上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杭州是国内率先提出先落户再就业的城市,相关的创业、生活补贴和浙江大学为核心的顶尖高校,将杭州打造成了一个高科技人才的高地。人才是一切技术型事业的开始。人才密度足够了,技术和算法的DeepSeek才有突破的可能。
有了人文积淀和人才,科技企业的崛起还需要产业链的助力,而在杭州,这条产业链的打造却要得益于诞生于杭州的一个人和一家公司,那就是马云和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多元资本,杭州科技的两组源代码
1999年,阿里巴巴在杭州成立,此时的杭州除了以优美西湖为主的旅游业以外,重点还是一些轻工业。阿里的出现,催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互联网龙头企业,淘宝、天猫等各种形态的电商平台,更重要的是庞大的电商消费体量,让阿里下定决心要自己解决算力问题。成立于2009年的阿里云,如今成为了全球第三、亚太第一的云计算服务商,还让杭州集聚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人才。可以说,阿里直接为杭州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打下了人才基础。
各种消息显示,阿里并没有直接投资Deepseek,但对于Deepseek的影响却是全方位的。首先是公司有许多员工来自阿里,创始人梁文锋创办的幻方量化投资早期也依托了阿里云的计算能力。
阿里对杭州科技企业的一大帮助是,营造了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创业环境。在早年的互联网创投圈里,前阿里员工一直是创业的一支中坚力量,阿里还投资了不少离职员工的创业项目。
阿里对杭州创业环境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创造了市场化的企业运行模式。回顾阿里的崛起,从民间和国际市场融资,产品和市场面向全球。阿里的成功创造一个中国企业的开放和全球化的范例,反过来当地监管部门也给资本以更大的活动空间。
截至2024年,杭州成为仅次于北上深的中国资本第四城,其中私募基金规模超1.5万亿元,和其他城市的资本投资去向不同,杭州的私募资金70%投向了数字经济领域。所以,有投资界大佬分析,杭州的成功不是因为扶持了Deepseek而是没有打死它背后的幻方量化。
作为Deepseek母公司的幻方量化,在2021年,一度成为国内首家突破千亿规模的量化私募,被称为国内量化私募“四大天王”。但是好景不长,就在当年,幻方的多只指数增强基金跌幅超过10%。幻方就关闭了全部募集通道,还在年底发布了投资者的致歉信。
幻方量化的资金来源和基金规模在业界也讳莫如深。但也就是在2020年,梁文锋投资超亿元,建立了一个占地面积相当于一个篮球场的AI超级计算机“萤火一号”,也就是依靠这套系统研发出了Deepseek,并把人工智能的成本降低了一半。
有评论认为杭州的资本网络呈现出独特的“竹林效应”。既有产业资本,也有关注硬科技的基金,还有大量从传统制造业溢出的民间资本。正是这种多元的资本结构,既能为宇树科技提供耐心资本,还为Deepseek提供了试错空间。
不是每个城市都要Deepseek
杭州因为Deepseek一下子几乎抢过了中国大部分城市的风头。各种关于自己落后的反思为什么络绎不绝,比如有广东人在反思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是在广东上学,还有杭州六小龙里的相当一部分都跟广东有交集,为什么这些人最终选择了杭州,而没有选择广东。
杭州未来科技城
其实每一个地方能出现什么样的产业,在哪些产业领域具有竞争力,是由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决定的。杭州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自然和当地的地缘文化和资本有关。没有相关优势的地区也去发展,显然会造成产业泡沫。
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过去多年在中国创新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跟风,一看到别人成功就一哄而上,没有因地制宜,没有根据自己的优势来决定发展方向,而是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这叫跟风。这一波Deepseek引发的各个城市找短板的现象是对的,但看到Deepseek的成功后,如果所有城市都盲目投入大模型,把钱和资源都向这个方向转移,就与创新理念完全背离。
在科技创业方面,深圳诞生了华为和大疆这样的企业,无论是创新生态、竞争力还是活跃度,都不比杭州差多少。即使被自己人反思的江苏,在科技创新产业上,非但不能算落后,反而占据了人工智能的上游产业。
梁文锋在一次采访中坦言,Deepseek当下面临的问题“从来不是钱,而是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的性能、功能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芯片。而江苏正是中国芯片制造的第一大省,2023年,江苏就贡献了高达1055亿颗的芯片,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无锡、南京、苏州等城市已经成为中国芯片生产的重要基地。台积电、华虹、华润微等行业巨头均在江苏设立了芯片制造工厂。
“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宇树科技将伺服电机研发中心放在杭州,看中的也是上游既能对接上海张江的芯片资源,应用场景又能触达义乌的供应链网络。多个城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才能保证科技企业的厚积薄发。
参考资料
1、Deepseek的故事在杭州,杭州的故事在中国,玉渊潭天
2、当我们为Deepseek与杭州欢呼时,请不要忘记马云,砺石商业评论
3、为什么是杭州?三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