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是减肥时餐桌上十分“尴尬”的存在,“怕长胖,不吃主食了”、“最近在控糖,不吃主食了”……
大家总是能找到各种各样“不吃主食”的理由。
近年来,主食的种种负面传闻不绝于耳,甚至被扣上了“慢性病元凶”的帽子。
由于主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而在戒了主食后,有些人确实很快瘦了下来,所以有些人就想:“想减肥,选择长期不吃主食不就行了吗?”
如果你有这想法那么赶快刹住,长期不吃主食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今天就跟着俏俏一起了解下吧!
不吃主食的危害
一:长胖
主食是身体代谢能量的直接来源,你把来源斩断了,身体就会闹“饥荒”,于是它非常“贴心”地分解肌肉(含有能源)来给你补充能量。
肌肉减少会导致你的基础代谢率急速下降,比以前更容易囤积脂肪。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喝凉水也会胖”。
二:影响颜值
如果不吃主食也不怎么吃肉,仅仅吃些蔬菜,则会导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还可能带来颜值的狂跌:
皮肤变得粗糙、松弛而黯淡;
头发干枯或油腻,脱落越来越多;
记忆力下降、失眠、脾气古怪、情绪暴躁。
三:大姨妈可能会缺席
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身体维持低耗能状态,除了为你供能,它还会在身体功能上进行精简,比如大姨妈这种非生存必需行为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抛弃。所以,不吃主食,大姨妈反应过来,马上就会“离家出走”了。
四:大脑退化
主食吃得少,碳水化合物摄入远远不够满足人体需要,会导致体内重要物质的匮乏。
如:葡萄糖减少就会导致大脑思维活动受影响。据研究,大脑每天需要约130克淀粉主食提供能量,若不足,可产生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焦虑不安等情况,严重影响大脑思维。
五:疲乏、低血压
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同时是重要的能量来源。它在体内释放能量较快,是红细胞唯一可利用的能量,也是神经系统、心脏和肌肉活动的主要能源。
如果长期不吃主食,身体没有足够的“养料“完成相应的生理功能,人就会感到头晕、疲乏 、低血压、心律失常、贫血等症状 。
那么主食吃多少合适呢?
碳水应该占到55%~65%,也就是说,如果你一天需要摄入的能量1500大卡,摄入碳水占比60%(取平均值)
注:1g碳水化合物=16.7kj(4kcal)
那你一天需要摄入的碳水(g)=1500*60%/4=225g。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推荐,每日主食总量在 250-400g,其中全谷物及杂豆占 50-150g,薯类占 50-100g。
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些低GI的主食吧!
低GI主食推荐
全谷类(没有精制,保留了全部营养)
小米、大黄米、高粱米、糙米、黑米、红米、绿米、全小麦粒、大麦、黑麦、荞麦、燕麦等。
薯类
马铃薯、红薯、紫薯等。
杂粮
红豆、绿豆、菜豆、豌豆、蚕豆、莲子、芡实、薏米等。
与精米白面相比,这些食物热量低、膳食纤维高、饱腹感强、营养丰富、引起血糖上升慢,能满足你对健康主食的一切要求~
健康的饮食从来不是简单粗暴地“狂吃XX”或者“不吃XX”,而是全面、平衡、用心的搭配,毕竟减肥从来没有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