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推18项措施 进一步繁荣文旅消费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经济参考报》1月14日刊发记者袁小康采写的文章《国办推18项措施 进一步繁荣文旅消费》。文章称,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丰富消费惠民举措、满足不同年龄群体消费需求、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培育消费场景、创新产业政策、优化消费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18项具体措施。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服务消费和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部署要求,《若干措施》提出,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着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副研究员、系主任杨剑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此次《若干措施》正是对于此前中央一系列关于扩大消费部署的进一步落地和推进。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和旅游消费是推动消费升级、优化文旅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催生出更多的创新业态,拉动消费,刺激周边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新动力。从消费角度来看,文旅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且日益精细化、个性化、多元化。因此,新出台的政策是将产业发展方向与老百姓的需求相结合,形成合力。”杨剑飞说。

从具体内容来看,在丰富消费惠民举措方面,《若干措施》要求,拓展公共机构服务供给,鼓励公共文化机构积极开展文化体验、艺术普及等服务。

杨剑飞认为,此次政策鲜明提出了文旅产业和公共服务在产品和场景上的双向贯通,无论是从产业消费层面还是从老百姓基于公共服务的文化体验传承层面,都将有效推动文旅产业与文旅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盘活我国大量优质的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景,实现文旅产业更高质量的供给侧改革。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若干措施》还强调了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在具体举措中也多次提到文旅与科技、国潮等元素的融合。

《若干措施》提出,研究制定低空飞行旅游产品有关管理规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打造多样化、差异化低空飞行旅游产品。还要求推动文学、动漫、游戏、演艺、影视等知识产权(IP)相互转化,建设空间型虚拟现实体验项目。支持各地打造超高清、沉浸式、互动式演艺新空间和数字展览新空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王金伟认为,包括低空经济在内,科技与旅游的结合正愈发紧密,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旅游产品的趣味性、互动性,有望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此次《若干措施》将为低空经济、沉浸式文旅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全面激活文旅产业转型发展新动能。

《若干措施》还提出,开发时尚国潮产品。推出彰显中国审美、中国风格的时尚穿戴、家居、潮玩、运动、电子设备等产品,推动在服装、箱包、珠宝、美妆、玩具等领域开发联名款文创产品,打造国货“潮牌”、“潮品”。支持文化文物单位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发高品质文创产品。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体验。”王金伟说,“并且文件发布的时间与春节等传统节日相契合,提出了举办全国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欢乐冰雪旅游季等活动。这有助于激发节日旅游市场的活力,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消费,为2025年文旅消费市场打下开门红。”(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