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卡伦区一间咖啡馆内,棕栗色的肯尼亚AA级咖啡豆在咖啡师的专注目光中被研磨、萃取、冲调,苦味世界随即发生奇妙变化,绽放出独特的明亮酸调,宛如饱满多汁的热带水果,顿时香溢满室,沁人心脾。
肯尼亚所在的非洲东部地区与咖啡有着不解之缘。位于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被誉为咖啡“故乡”。以肯尼亚AA和埃塞耶加雪菲为代表的精品咖啡豆深受各国咖啡爱好者喜爱,是世界咖啡市场上的热门商品。
咖啡种植业是一些非洲国家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非洲所遭遇的历史与现实不公的一个缩影。“一公斤优质咖啡豆的价格可能是2.5美元,但同等重量、经过烘焙、研磨和包装的咖啡价格可能是40美元。全球南方国家的资金大量流失到北方国家。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就业机会。非洲损失巨大。”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2023年在第二届G25非洲咖啡峰会期间说。他把西方国家利用非洲咖啡原料赚取巨额利润的做法称为“现代奴隶制”,希望进一步唤起非洲咖啡生产国自主发展本国产业、加强南方国家合作的意识。
小小的咖啡豆,从“源起非洲”到“走出非洲”,并向着“造福非洲”的方向迈进,其背后深藏着这片土地被殖民和剥削的血泪记忆,也见证着潮起南方的新航程。

咖啡被视为来自非洲的惊喜。
相传公元800年左右,在埃塞南部咖法地区,有一天,牧羊人卡尔迪放牧时忽然看到羊群变得格外兴奋、活蹦乱跳。仔细观察后,他发现这原来是因为羊群误食了山上一种不知名植物的红色浆果。出于好奇,卡尔迪也摘下浆果品尝,结果一整天都兴奋不已。
就这样,咖法人开始饮用这种神奇红果制作的饮品。这种饮品也因咖法而得名咖啡,并通过贸易往来从埃塞传向世界,成为全球三大饮品之一。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但世人普遍认为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发源地,“咖啡”一词是由“咖法”这一地名转化而来。如今,埃塞当地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咖啡就是我们的面包。”

图为工作人员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老城区的Tomoca咖啡店内烘焙咖啡豆(2025年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冠森 摄
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是世界最主要的两大咖啡豆品种,相传都源自非洲。东非高原气候适宜,为阿拉比卡咖啡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中部、西部非洲以及部分东非低海拔地区,成为罗布斯塔咖啡豆的适宜产地。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咖啡因含量较低,口感更柔和,带有花果香和鲜明的酸度。罗布斯塔咖啡豆通常含有较多咖啡因,呈现出浓烈鲜明的苦调,又包含坚果、泥土和香料等多层风味,是油脂丰富的意式浓缩咖啡的“中流砥柱”,也多被用于制作速溶咖啡。
东非国家乌干达是罗布斯塔咖啡树能够自然生长的少数国家之一。据乌干达咖啡加工企业星咖啡公司总经理阿格雷·图穆海伊鲁韦介绍,罗布斯塔咖啡树通常生长在海拔200米至1500米之间的地区。乌干达特别是维多利亚湖周边地区由于地势适宜,加上当地的热带气候,就成了罗布斯塔咖啡的“家”。
过去几个世纪以来,乌干达的野生森林里都生长着罗布斯塔咖啡树,当地布干达人在欧洲殖民者还未到来前就开始种植咖啡。如今,在乌干达埃尔贡山和鲁文佐里山脉附近等传统咖啡种植区,仍生长着一些年代久远的咖啡树。
阅读原文:南方觉醒|一颗咖啡豆的前世今生
记者:林晶、刘方强、聂祖国、李卓群、宋盈
视频:曾涛、代贺、阚静文、刘方强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