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快速清理微信里好久不联系的‘僵尸好友’怎么办?一键清粉软件免费帮你实现!”
这条诱人的广告背后,却是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今天(12月7日),由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段某章、周某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案公开审理,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曹化、检察官张应逸出庭支持公诉。
淘宝店主李海(化名)2020年初,在网上看到私信,对方说可以提供免费的清粉软件。李海便登录了对方提供的清粉软件网址。李海注意到,网站上有一个提取卡密的按键,进行点击后,便生成了一个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卡密,随后李海便在淘宝店铺以2.5元的价格出售卡密。
面对想要购买清粉软件的顾客,李海会要求对方先在自家店铺付款买“卡密”。之后,客户可以打开清粉网站的平台,将“卡密”输入到相应位置后,平台界面会跳出一个客户授权自己微信登录的二维码,客户扫码点击同意后,该软件的服务器便会自动登录到该客户的微信,开始执行清粉程序,然后将检测结果发送到微信用户手机端。根据信息提示,客户可以看到自己被好友拉黑及删除的数量,并自行选择清理或不清理。
然而,李海及大量清粉软件使用者所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点击完成微信授权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微信昵称、头像、手机号等个人信息都已经被窃取,同步上传到一个犯罪团伙的服务器上。
而这一切都是在段某章、周某中、王某及陈某飞(另案处理)的“合谋”下完成的。
2019年底,段某章和王某、陈某飞经事先商议,招揽技术人员周某中,共同研发了一款可实现批量“清粉”功能的程序。但段某章等人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该犯罪团伙不仅利用清粉程序非法获取公民信息,还将非法所得的公民信息通过出售、使用的方式进一步获利。其间,段某章还以免费的方式将清粉软件进行推广,发展出大量代理和用户,从而获得所需的大量微信账户信息。
不到两年时间,使用该软件的用户日活量已达到近万人次。经鉴定,在涉案清粉软件服务器中检出个人信息记录712万余条。
闵行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段某章、周某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法院对该案将择日宣判。
作者:单颖文 杨莹莹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