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isan M1L体验报告

T系列绝唱SmartisanT2发布十个月零二十四天后,锤子科技再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召开了新品发布会。但是,大家盼望的SmartisanT3并未到来,而是发布了全新的M系列与两款旗舰手机——M1(4+32),M1L(4+32)和M1L(6+64)。我手上的这一台则是最强也是最贵的M1L(6+64),接下来就让我聊聊这台机器的一些参数和使用体验吧

设计

充满妥协的耻辱设计

原本锤科想要保留T系列标志性的三个“长条“实体按键,但当时的技术和工艺还并不能做到在狭长的按键上再添加一个指纹传感器,所以被迫将带有指纹识别传感器的那一个按键更换为一个形状不同的按钮。当时安卓手机市场上比较常见的Home键样式便是”腰圆“按键,但是锤科不愿意随大流,想要”不跟随“,可是选择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的按键又过于奇怪,最终选择了圆形按钮作为Home键。最初的工程机的正面是拥有三个实体按键的,不过是中间一个圆钮,两边仍然是长条按键,这样的设计像极了”乌纱帽“,就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非智能手机所使用的按键设计,给人一种”复古“的感觉。

乌纱帽

*吴德周加入锤科后,看见这款产品,便建议老罗取消那两条长条按键,仅保留中间的那一个圆形按钮。虽然这样像极了苹果,可能还会引来一片骂声,但至少能保证手机的设计能够更简洁更有美感。虽然在工业设计上是一个耻辱,但是销售方面却不是耻辱,甚至可能拯救锤科。老罗想了一晚,为了销量,为了公司,最终还是作出了妥协,但终究是不满意的,所以后来公开表示M系列是锤科工业设计上的一个耻辱。

所以量产机就拥有了果里果气的圆形实体按键,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种设计的,既没有随大流,也没有使用丑哭的“乌纱帽“设计,而且还拥有了极度舒适的”轻触返回“交互逻辑,这让我一个长时间使用mBack的用户能够轻松上手使用这款手机。

上方还是T1延续下来的老传统,把光线距离传感器箍到了听筒的凹陷槽中,减少了过多的开孔,增强了一体感和美感,最终的结果也很理想,这也是锤科一直所追求的简约设计

机身的两侧各有一个侧键,两个侧键仍然是对称的,也是从T1开始使用的。因为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并不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的人喜欢左侧音量按键,有的人喜欢右侧电源按键,所以用户可以根据使用习惯来设置哪一个侧键用于调节音量/亮度。不过可惜的是,M1之后,再无双侧键,虽然从坚果Pro2开始,加入了一颗闪念胶囊按键,但这个按键在官方系统中也只是可以呼出闪念胶囊,并没有调节音量/亮度的作用,这可能也是锤科对于手机市场同质化所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貌似忠厚的左侧键,内藏双卡双待

至于卡托,老罗本人可能并不喜欢在手机侧边多一个开孔用于容纳卡托,这种设计就像是一个精美的工艺品上有一处残缺,只能安慰自己“这个艺术品做工精美,如果是小作坊生产出来的,问题更多“;又或者像花大价钱做微创留下的伤疤,只能安慰自己,”花了大价钱,所以只有很小的伤疤。“但是不给手机上留下这一“伤疤”,岂不是更好?所以T1需要用户卸下螺丝并拆卸后盖才能进行Sim卡的安装,T2和M1/M1L则是与左侧的侧面按键合为一体。

而且这颗“忠厚”的左侧键内,藏着两颗Sim卡槽,同时锤科这次也跟上了大流,两个卡槽都可以开启4G上网,而并非早期双卡4G手机的“主卡槽4G,第二卡槽2G”。2016年,大陆的全网通手机也已经很常见了,所以这个机器也没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全网通。

藏起来,同样实用

拿过这台手机进行把玩,你会发现并不能从侧面找到电源按键。没错,这一台机器的电源按键就是那颗机身正面唯一一颗实体按键。原本的操作逻辑为“轻触返回,按下回到主页,长按锁屏”,但是后来因为闪念胶囊的加入,不得不把长按home键改成呼出闪念胶囊,熄灭屏幕则要按下机身一侧的按键。

最重要的设计,又是最不重要的设计

背面,锤科这一次并没有把摄像头放置到机身的左上角,为居中的Logo留出更多的空间,而是把摄像头、闪光灯、激光对焦模组放置到了机身中轴线上,位置略微偏上,莫名有了一种魅族的感觉(参考魅族Mx5)。这是第一款使用这一设计的锤子手机,也是最后一款使用这个设计的锤子手机。背面的设计“重要”,是因为很多人都是颜值控,说不定购机标准就有“背面颜值”这一条。,说它不重要,是因为并不是每个人每天都可劲的欣赏手机的背面,看的更多的还是正面。

“无断”的金属中框,不断地持续进化

我手上这一台的配色为“哑光白”,边框为哑光工艺的铝合金,而且边框还做了CNC高光切边,可谓是哑光铝合金边框上的一个小点缀,在光线照射下更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受,另外,摄像头包边也做有CNC高光切边。但是,众所周知,哑光铝合金边框上一定会有天线带,锤科为了让机身的一体感更强,尽可能地隐藏了这些天线带,只有在强光环境的照射下才能够隐隐约约的看见这些天线带。

无法供货后的无奈之举

M1L的后盖材质分为两种:皮革(非素皮)与塑料,很多人说用塑料是为了节约成本,但实际上是因为老罗原本想要使用双曲面玻璃与陶瓷后盖,但是在手机即将量产时,供应商又突然供不了货了,要么延期上市(但是当时已经延期六个多月了,835机器马上要来了),要么使用塑料后盖。如果在835机器发布之后发布自家的821旗舰,可能就是找骂行为了,所以锤子选择了后者——使用塑料后盖。但是吴德周先生发现后盖全是塑料之后,慌了,于是又不得不增加了一部分皮革版本(皮革机的受众人数不多)

显示

日本屏幕大厂的惊艳出品

屏幕的尺寸为5.7英寸,再用1080p的话未免有些不讲武德,所以锤科这次给M1L使用了一块分辨率为LGB排列的2560*1440(2K)的显示屏,等效PPI达到了515,显示十分细腻,即使是贴近了手机看,肉眼也并不能察觉到像素点。

1500:1的对比度,虽不及OLED,但是在LCD中也是比较可以的了。

接下来请允许我拿2K夏普屏的M1L与2K三星屏的三星GalaxyNote4作对比,以下内容为本人观点,请勿引战。

M1L使用默认色温,Note4使用自适应显示模式,亮度均为最高。

首先是第一张图

Note4得益于SuperAmoled屏幕的高对比度,显示此图片的暗部细节有着明显的优势,整体光线略微有些弱,但是更加真实,基本还原了我当时的拍摄场景。但是M1L显示出的色温偏冷,有些失真。论还原度,这一局我站三星这一边。

然后是第二张图

图片的高光部分Note4上莫名略微偏绿,不过无论是发布时间还是发光材料,应该是不应该的。在M1L这里,还原度却比较高,颜色控制的还行,和拍摄场景差不多,所以这一局我站锤子这边。

M1L这块夏普屏的素质还是比较不错的,色温偏冷,比较符合我的口味,色域与饱和度也说得过去,可是因为LCD,所以对比度不及Amoled,可能显示暗部细节时失去了优势。

信号

用得着,用不着,都给你

这次M1L支持VoLTE 语音通话,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这一台机器并不能成功的开启

M1L支持4G LTE Advanced,坦率地讲,其实LTE还算不上4G,最大带宽、上行峰值速率两个指标略低于4G要求,LTE的定义为3.9G,而LTE Advanced是LTE的一个演进版本,峰值速率达到了300Mb/S。

官网给出的数据为22 个 LTE 频段,7 模 37 频全球漫游这就不用说了,已经是比较全了

但本人实测,M1L在青岛的户外移动4G情况表现比较一般,常常上一秒还是满格Lte,下一秒就变成了Edge,就很烦的说(不排除是机器的体质问题)

正圆、正点的极速指纹识别

该机器是锤科首款量产的搭载指纹识别的机器,指纹解锁指纹支付都是支持的。因为Home按键比较小,所以解锁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下手指位置。不过不清楚为什么,有时传感器上沾上一点污渍(比如水渍或汗),就直接无法实现轻触返回。

成像

满足你对画面创作的全部欲望

M1L这次使用了IMX318(就是魅族Pro6上面那一颗),官方给出的数据为“23MP(5480*4110) 像素 Exmor RS™ 堆栈式图像传感器,ƒ/2.0 大光圈,双重防抖(四轴光学防抖+三轴电子防抖)、三种对焦(激光对焦,相位对焦,反差对焦)、4K 摄像三轴电子防抖,可以在小幅度晃动下有效利用X轴、Y轴和Z轴陀螺传感器获取的输出信号,实现流畅的4K视频拍摄。

四轴光学防抖能够修正横向+纵向+前倾+侧倾时的抖动,无论是拍摄视频还是图片,都更稳!

如此强悍的硬件,实际用起来也特别的爽,就可惜官方的调教还是比较保守,更多的是靠后期来发挥出这颗CMOS的优势。

可惜的是,目前这一台机器的摄像头出了一些问题,所以我只能将我完全不懂拍照时拍的一些图片轻微后期后给大伙看看

性能

继颜值和功夫之后,肌肉也有了...

旗舰手机肯定要搭载旗舰SOC,M1L搭载了高通当时最先进的SOC-821。满血骁龙821+双通道6GB Ram这一套四年半前的旗舰性能,当时是一块“强劲的肌肉”,放到现在也还是够用,经历了燚龙810的功耗翻车,高通在这一代收敛了一些,核心由八颗改为四颗,但是综合性能提升比较大。本以为这样总能控制住功耗,结果后来还是变成了焱龙821。

对比我另一台主力机小米5使用的骁龙820,骁龙821的CPU性能提升10%,而GPU的提升为5%,Ram则是3GB提升到6GB,内存翻倍的快感不必多说,可以有效地保留更多后台,还可以在处理一些数据时加快速度。

无论是在Lightroom中处理Raw图片,还是运行新版的Wechat、Tim、Alipay,除了冷启动速度略微慢一些,流畅度还是比较不错的,甚至有时候比我的前任主力GooglePixel2(835+4GB)还要流畅。

老惯例,跑个分

可能是因为安卓版本过低,所以「兵马俑」和「精炼厂」是无法测试的,「海岸线」也只有可怜的2W+。总分15W分…820+4GB Ram的调教过后的ZUK Z2都能跑21W,只能说是锤科调教不够而且系统版本过低了

可是,跑分不能证明一切,虽然这个机器的跑分不理想,但丝毫不影响在日常使用中的「顺滑」

游戏方面,我目前玩的游戏为Cytus2与喵斯快跑,我自认为除了启动时有一些略微的卡顿,其他时候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奇怪的是,这两个游戏在官方最新版系统上运行最新版快否并不能识别帧率,即使是游玩过程中,也显示的是0FPS,所以具体的帧率波动情况尚不知道。

续航

电池狂人的大满足

为了压住燚龙821,M1L使用了一块4080mah的电池,即使经过了四年的使用(这台机器的电池生产日期为2017年上半年),续航表现仍旧不错,满电连接WiFi后亮屏时间可以达到5-6H,而且这个机器支持24W的QC3.0,我手上的乐视头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可以达到“用的慢,回的快“的效果!

系统

锤子科技的一小步,智能手机进化的一大步

SmartisanOS凭借着精致的外观和创新性的功能,一直受到众多机油的喜爱。

与M1L一起发布的SmartisanOS3也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锤子三件套中的前两个(大爆炸和一步),官方给出的解释为“手机上的信息输入、处理及分享的一站式方案“,在实际体验中也很有效率。

大爆炸(Bigbang),只要把手指在文字处一按,就会把一句句话“炸开”,可以复制其中一部分的内容。后来被各大厂商引用,出现了各种“识屏

一步(OneStep)只需要从屏幕左/右上方往另一个对角滑动,即可呼出。

”图钉“就是把一个软件钉在锁屏界面上,比如在锁屏上刷尾巴

本人最喜欢的就是查词功能了,有什么不认识的词汇,把呼出来的箭头指向那个词汇,即可翻译。

我曾在坚果Pro上录制过演示GIF,所以以上的GIF图均截自坚果Pro,不过这些功能M1L也是有的

虽然M1L使用的是骁龙821,其他使用821的基本都有AndroidO,Pixel1更是支持到AndroidQ,但是M1L的官方系统底层却停留在了6.0.1,这意味着很多应用都不能够兼容这一台机器,比如【光遇】与【GoogleCamera】,都要求AndroidO及以上的系统才能够运行。

好在导演给M系列适配出了魔趣,系统底层也变成了AndroidP,做到了“Make smartisan great again“,但可惜的是目前魔趣官网已撤包,其他下载渠道我目前也未找到。

OTG

真的很想吐槽一点,M1L并不支持OTG,这作为一个旗舰手机是不应该的。没有OTG,对我平常的使用带来了较大的不变,比如我不能将有线键盘连接到手机上,也不能够直接在手机上访问相机SD卡上的文件...

总结

M1L其实还是一款比较不错的机器,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在我眼中都很出色。即使放到2021年,对我而言也还是够用的。

它是锤科比较成功的几款产品之一,一经发售也是立马卖断了货,也是锤科2016-2017年间唯一的一款旗舰产品(Pro系列除了3以外使用的都是中端SOC,算是“次旗舰“吧)。

虽然老罗曾经公开说这个机器是工业设计上的耻辱,但他也曾经说过“一个商业上好的设计,既要兼顾创新、差异性、设计上的美感,还要兼顾公众的接受度,这几点是同样重要的。“所以M系列的设计,也并不能完全谈得上“耻辱”。

放到现在,当一个追剧用的机器,或者说是体验SmartisanOS,都是可以的,而且现在的二手价格也不算高,大概就是原价的12%。如果你不介意系统底层与屏幕比例,还是比较值得入手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