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人的纹身


这是 Figure 的第 212 支 原 创 视 频 ▼
从1891年第一台电动纹身机在美国获得了专利权,纹身就开始更加广泛普及地,伤害我们。
比如,从一套标准的纹身操作流程说起。
纹身师首先会对我们的皮肤进行消毒,接着涂上一层油膏(像是凡士林之类),然后将带着墨水的震针扎进我们的皮肤,每秒5000下,一小时起步,扎完才能解忧。


等到三五年过去,再来回首这块掉色儿的皮肉,简直是一部伤痕文学典范——「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直达真皮层。
在回答「纹身到底有多疼?」时,纹身师也常常统一口径形容为「像小蚂蚁咬过。」多么寡淡无奇的一句话,却巧妙涵盖了现在、过去、将来三个时态,语言艺术能把无数德云女孩都碾压在地。因为据说历史上第一位纹身师,确实就是用动物口器办事(用的是花蚊子),而且这话也成功预言了你的恢复期将又肿又痒,要持续几天到几个月,全靠手艺了。


经验丰富的强子们知道如何在你的皮肤上制造艺术,又不引起剧烈的疼痛出血。但如果恢复后纹身的线条全部凸起,旁边晕染深色,那么不要怀疑,强子们是重伤了你的皮肤。本来一小部分的轻微凸起都可以接受,但大面积增生晕色那一定就是纹身师技术问题了。
一些人纹身多年后还会出现纹身长小颗粒,变厚泛红,不定期痒的症状。「那儿不要太使劲搓。」他们对按摩师说道。按摩堪称与纹身齐平的当代另一项解压仪式。
纹身的发展,往往也伴随着一些甚至有点悲壮的时刻兴起。
比如二战时期,是美国大兵把现代纹身带入了黄金时代。他们远离北美参战,把信念、性和异国风情纹到身上,但大多数的动机只是为了让自己的遗体在战场上易于辨认。
而在我国80年代也同样,为美容而纹身的理念使得我国纹身数量急骤上升,它们通常要纹黑色的、兰色的龙、匕首、二手玫瑰与忍……

一些典型的纹身图样:
Old school
粗线条大色块,色彩没有阴影过渡,图案往往是对事物的高度概括,风格强硬。元素大多源自于海员的生活,他们描述船锚、骷髅、裸女与爱心。

图| 杨卓工作室
New school
老学校风格的新创作,色彩搭配和冲击力会更强,还加入了动漫、游戏、街头涂鸦等夸张元素。


图| 杨卓工作室
日式风格
图案多为鲤鱼、龙、老虎,结合有规则的波浪(也叫板雾)、条纹和花(樱花、菊花、牡丹花等)。


图| 杨卓工作室
中式传统
分为老传统和新传统。老传统是版画形式,以颜色块均匀分布为特点,结构比较简单;新传统的色彩更多,过渡更多,结构也更复杂,也演变出水墨和国画风格的中式纹身。

图| 杨卓工作室
点刺风格
由点成面,从疏到密的过渡从而形成一幅图案。


图| 杨卓工作室
写实风格
基本上就像是把照片纹在身上。


图| 杨卓工作室
泫雅风
微博#仙女纹身大赛#的款式,后悔率很高。等这股风一过,注定要伤害很多仙女的胳膊。


图来源网络
纹身可以洗的,但也不能完全去除。
洗纹身的原理是要把皮肤表层的色素打掉,把真皮层的色素击碎成小颗粒,等吞噬细胞吞噬,新陈代谢,这是一个反复操作的过程。浅的需要一两次,难洗的可能就要七八次多。
而纹身从诞生起就从未得到过全社会的认可,特别在日本,纹身是个禁忌话题。军队和很多特殊行业也都对这种行为坚决反对,一度让法医学瘢痕(去除纹身)鉴定成为一个课题。
但是我们还是爱它,即使它伤害了我们。
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一个最复杂最有力的无声语言发声。


这期我们采访了在国内外都颇具影响力的纹身师、视觉艺术家杨卓。他主理的 YZ studio 在国内同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海外他的经历和影响也非常不凡。保守地说,现在让他纹一条大花臂得花上两支绿水鬼的价钱。
看完后还是做个白白嫩嫩的人类吧,朋友们。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