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学霸不等于死背书

文科学霸是什么意义?文科学霸厉害在什么地方?在中国变成什么?你就是背的很厉害。国外真正的文科学霸是什么?快速浏览浩瀚文件,直接抓重点,非常重要。譬如律师,给你几千页的案卷,你抓着要点,怎么抗辩,照着问题,那是要速度的。包括想国际的这些谈判,你会发现谈判的合同的话,现在都是论万页的。包括WTO入世谈判,你要能把中间的要点抓住,很重要。要不你全记下来,是不可能的。你跟人怎么谈,当时能拿计算器吗,不急在脑子里,抓不住这些细节行吗?这是文科学霸。

绝不否认文科学霸的能力。但是现在绝不是说文科学霸靠背书,所以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中国来争的是什么呢?奥数万能论的,是学奥数学的好的;奥数无用论的,实际上好多是文科学霸。实际上大家都是避免,一种心理投射效应。为什么讲心理投射效应,这是你擅长的,就你就觉得它很重要;你不擅长的,就觉得他没有用,然后相互之间贬低,这是个巨大的错误。

中国教育要更重视培养洞察力

这时候我们就知道,素质的不同维度是不能相互否认的,就是逻辑的分析力,不是绝对的,但是更不是妖魔的。但是你发现问题的洞察力,中国其实重视得不够。其实讲情商的时候,其实情商和智商真正的区别差在哪儿,差的是洞察力。智商高的时候,你是不看人脸色的;情商高的时候,能洞察人的脸色。真的情商高的人,智商也很高,但更多的是能洞察,发现社会。这个人脸色不对,或者什么情况不对,能做出反应。

田中耕一,老是说屌丝逆袭,他说他得了诺贝尔奖。实际上就是在很细节的地方,一个失误,发现了甘油能让大分子不被激光打散,然后他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能取得非常成功顶级的人的时候,未必分析能力一定强。但是他的洞察能力一定强,而这时候中国的教育,实际上对这个事提的高度是不够的。包括后来的文学艺术的背后,美育也是指的洞察力,你能发现什么是美的就是你的眼睛的捕捉,这是非常重要的素质。素质不能相互否定。

四大发明是西方对中国的矮化

其实西方对于中国是矮化的。第一个矮化是对古代中国,西方只谈四大发明,不谈背后的规律发现。我们可以说中国发明了指南针,西方不说中国人发现了地磁效应。我们说中国发明了火药,西方不说中国人发现了化学物质可以爆炸,爆炸可以利用。西方只说你的技术发明,而这种发现,中国古代对世界的发现其实还有很多,就是你承认不承认发现,很大程度在于中医是不是科学,因为中医里面,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话实际上写了很多植物的种类,他发现了很多植物,他把很多植物能产生的功效都写下来了。按照西方的标准,像林奈做的植物分类学那绝对是算科学的,发现了一个植物新种,也算科学。法布尔搞昆虫的,观察点昆虫习性也叫科学。为什么我们中医发现了某种植物,你就不叫科学了。它只是说在这里头,没有逻辑体系,没有西方那种严格的逻辑体系和严格的验证体系。但是实际上,西方讲科学的时候,发现更重要。所以这时候我们会发现,西方对于古希腊的历史,其实现在有很多人质疑,我们不说完全是假的,但起码有所夸大。

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历史和古希腊历史完全采用的是双重标准。而对于中国古代的科学发现不承认,因为承认了中国古代的科学发现,好多现在它的专利权就要出问题,这个会差别很大。而这时候会发现中国式的文理分科,基本上是原来中国就有的,我们都叫文科。西方后来来的,我们都叫理科,基本上就是这么划分的。

很多国家高度重视英才教育

其实各国的话,在普及教育上不如中国。我们老拿普及教育去比它的普及教育,很有自豪感。但是在英才教育上,其实各国很强。而且它的英才教育不是完全私人主导,国家掏钱的。美国的英才教育体系很早就搞选拔。韩国现在搞的是什么?是科学高中和科学英才高中。韩国干的是什么呢?它能允许超过一半的人不怎么学数学,但是它把最尖的,那些学数学好的另拔出来。而新加坡干的是什么?三年级就把最尖的孩子给拔出来了,小学三年级,最早的孩子不让你输在起跑线上,最早来做。而日本的搞的是什么?现在日本叫“平成废柴”,英才教育都荒废了。包括德国的话,老倡导快乐教育的德国。你会发现德国在互联网时代完全的落后,而且你再注意一下,就是快乐教育最凶的日本和德国都是二战战败国,都实际上是被别人给内殖了的。

所以这时候,我们实际上可以看,中国跟世界的差距,有时候不光是在大学,有时候更多是在中学,中国的中学都是属地化的,都是地方资源。而世界最好的中学是全球招生的。所以中学阶段孩子快二十岁了,你受不到最尖端的培养,实际上对国家来讲,你是吃亏的。所以,这时候也可以看一下,国外的国际学校的教材,其实很多人的话只看国内,国际学校的中学教材比我们难多了。

中国需要加强英才教育

而且在美国的话,实际上微积分是进私立课堂的,实际上最后微积分是要学两轮的。到大学的时候,最好的大学生,他的微积分已经学过一遍了。中国都是有很大的差距。在大学里接触到的是当时世界最前沿,所以不要说现在说很多大学生学电动力学,但是你学电动力学的时候,你现在去学的和当年去留学学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时候我们就能看到差距是什么,所以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中国需要大量要留学,留学的结果就是财富外流,每个留学生除了少量有奖学金,其它的钱都要拿出来。所以为什么讲中等国家有教育陷阱,可以注意在日韩崛起的时候,它最高端人才都不是以留学生为主体,相反拉美这些国家,它最高端人才要留学。所以你会发现一旦到了中等收入的时候,高端人群就支付得起到美国留学的费用。这时候高端人群如果留学走了的话对社会影响很大。中国不拿出最好的资源去吸引最尖端的这些未来人才,把最尖端的这些精英留在国内,给他赶到国外去留学和移民去。那你这个国家的话,将来能发达的了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