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怎么被搞坏的?5大原因,一步步“杀”死了胃粘膜

俗话说“食为天,胃为先”,有个好胃很关键。

但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自己的胃有毛病,中国胃病新发病例已经接近全世界胃病人数的一半。

胃有问题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出现问题,可以彻底让车辆报废。

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胃“好好的”?

看看胃是个什么东西

胃长得像一个大蚕豆,上通贲门连接食管,下通幽门连接十二指肠。

在牙齿咀嚼下,被初步消化的食物会通过食道来到胃的前门。

接受到来自食物的敲门信号后,胃会立即敞开大门

让食物掉进包含胃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内因子的胃液里,然后杀死食物中的大部分细菌。

紧接着胃会以每分钟3次的频率进行肌肉收缩,使食物与液体充分混合,把块状食物变成粘稠周状的食糜。

最后按照时间批次一点一点地把食物“塞进”幽门,进入肠道,进行更深一步的消化。

胃病是如何“养成”的

驱使胃部履行消化功能的最大“功臣”莫过于胃酸。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具有高腐蚀性,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更利于其水解,稍带还把随食物进入胃部的细菌给消灭掉了。

不过一物降一物,胃酸腐蚀性高,却不容易伤害胃部。

因为我们的胃部表面有一层不断更新的胃黏膜,大概72小时就会换一次全新的,以此来对抗胃酸侵蚀,保护胃壁。

一般情况下,这种攻守平衡不会被打破,但如果攻方过强或者守方过弱,那胃黏膜就顶不住了。

胃粘膜一旦破防,胃酸就会直接侵蚀胃壁细胞,胃病也因此随之而来。

除胃癌之外,几乎所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胃部疾病都是源自胃黏膜受损,只是程度严重的区别。

一开始黏膜只破了一点点,胃部并无明显不适,随着破损越来越严重,胃逐渐有了反应糜烂性胃炎、胃溃疡乃至胃穿孔。如果胃黏膜烂掉的地方恰好将血管暴露出来,还会引起胃出血。

虽然这些病不是什么绝症,但是十分遭罪,严重的可以折磨人一辈子。

是谁“杀”死了胃粘膜

胃酸和胃粘膜平时一攻一守,相安无事,普通饮食根本没法动摇胃部安宁。

但有这5个东西,能直接破坏胃的保护机制

1.酒精

酒精能够穿透胃黏膜,甚至对胃黏膜造成急性伤害使其广泛糜烂出血。

2.烟草

尼古丁能被胃黏膜吸收,刺激黏膜血管收缩,导致胃黏膜缺血;同时还能在胃酸作用下合成致癌物亚硝胺。

3.药物

持续数月、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导致粘膜保护层损失。

4.盐

长期高盐饮食能持续破坏胃黏膜,并使胃酸分泌减少,破坏胃内平衡。

5.幽门螺杆菌

80%胃溃疡、80%~90%胃癌患者和100%十二指肠溃疡者都被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能产生尿素酶,保护自己免受胃酸侵袭,然后激活血小板,让黏膜血管内形成血栓,从而导致黏膜缺血,保护力受损,让胃酸更容易渗透胃壁。

养胃的本质是“不作妖”

如何养胃,首先要搞清楚“谁”在养胃!

对于一个胃病患者来讲,养胃的目的是为了在治疗期间减少症状带来的痛苦以及防止复发。

已经患病的人,胃黏膜肯定经不起折腾,那养胃的主要目的莫过于尽量减少胃酸分泌和防止胃黏膜再度破损。

生冷油腻、辛辣重炎、烟熏火烤的食物会刺激胃酸的分泌,需要忌口,食用柔软流食来减少对胃酸的刺激。

而烟酒这些可直接破坏胃黏膜的东西,最好能戒则戒。

长期如此,才能把胃养回来。

而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养胃的目的在于不得胃病,本质上也是控制胃酸、巩固黏膜。

不过作为健康人,胃病患者的那一套养胃模式并不完全适用。

比如经典理论“喝粥养胃”。

胃是一个用进废退的器官,如果一直喝粥吃软食,慢慢地,胃就会变得只能消化软食,稍微吃点硬的就不舒服。

患者喝粥是因为胃已经不行了,在消化能力变差和胃疼的要死之间,两害相权取其轻。

喝粥不是让胃变好的原因,而是胃不好导致的结果。

另外人和人的体质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不同的人胃粘膜强度不同,对不同的食物刺激反应程度也是不同的。

理论上说,如果胃粘膜更新的速度远高于胃酸进攻的速度,那就用不着特意养胃,为了维持良好的胃部环境,日常不“作”就行。

远离烟酒、按时吃饭、多做运动、少吃刺激食物、做好饮食卫生……

长期如此,胃也会一直好好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