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孙俪甜哭众人: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近日,孙俪的“暖心子女”又上热搜了!

在最新一届上海白玉兰颁奖晚会中,孙俪携作品《安家》入围最佳女主角奖,最后惜败,空手而归,心中难免沮丧。

但却被自家的“三个活宝”彻底治愈。

邓超带着两个孩子盛装等待,等等妹妹还精心准备一封信送给妈妈。

因为不知道颁奖结果,等等细心设立了两个预案:一个是妈妈得奖的,一个是妈妈没得的,一张放在左口袋,一张放在右口袋,到时候见机行事。

孙俪一上车,等等还“殷勤”地给妈妈倒开水,安慰妈妈。

“模范老公”邓超更不用说,特地买了一束白玉兰花送给妻子,鼓励她:“等你回家,我的女主角。

网友称赞道:这是什么神仙家庭,仪式感太足了!

可不,就在前几天,等等妹妹掉了人生第一颗牙齿,孙俪就乐坏了,兴冲冲地把牙齿放在一个准备已久的宝盒里。

其实,早在几个星期前,家里就开过很多“讨论会”,“探讨”等等妹妹掉乳牙的“36计”,可谓趣味十足。

令人看了不禁感叹, 原来,小小的事儿,也可以大大的幸福

仪式感,不愧是家庭最好的调味剂!

村上春树说: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仪式感,不是麻烦,不是形式主义,是在给家庭的幸福“镀金”。

有仪式感的家庭,才能养出幸福的孩子。

01

仪式感,就是用爱富养孩子

前几天,一个小男孩的表情包在抖音走红。

瘪着嘴,皱着眉,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但嘴角又努力扬着,使出劲头不让自己哭出来。

咋一看还以为被谁欺负了。

谁能想到,男孩是因为太开心了!

因为站在幼儿园门口的他看到,妈妈是第一个来接自己的。

老师一放行,他就激动跑向妈妈,眼中含泪,竖起指头,口里不断重复:你第一,你第一,来接我!

又哭又笑的样子,可爱极了。

这就是仪式感的魔力

也许在大人眼里,第一个来和第二个来,都是接,是一样的。

但是在孩子眼里,“妈妈第一个来接自己”却能让今天变得与众不同,是孩子心目中最大、最喜欢的一种“仪式感”

德国作家洛蕾利斯说: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

有了仪式感,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保护。

关晓彤的父亲,曾在女儿22岁生日的时候,写过一封家书。

他在信中深情地写道:

“22岁了,你是爸的孩子,血脉相连,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所以,爸想对你说的话有很多很多,总是放心不下……”

发送时间:零点。

而这种特殊的庆祝方式,关晓彤爸爸连续坚持了五年。

有人曾说,仪式感只是一种包装而已,心意到了就行。

然而并不是。

仪式感就是浓浓的爱本身。

正如行为心理学教授托马斯·吉洛维奇所说:幸福感更多的是来自经历,而不是礼物。

有好的仪式感,才有深刻的体验,孩子才能真真正正感受到幸福和被爱。

仪式感,就是爱的滋养。

02

仪式感,是孩子的安全感

前两天,应采儿在微博上开心晒出了2个儿子亲亲抱抱的照片。

只见大儿子Jasper和弟弟穿着绿色的兄弟装,小心翼翼地抱着弟弟,俯下身亲吻弟弟的额头,其乐融融。

其实,早在此前,Jasper就表现出了对弟弟到来的喜悦。

他在爸爸的演唱会上,开心指着妈妈的肚子,告诉大家:我要有弟弟了。

网友都疑惑:

“这大宝真是毫无嫉妒之心啊!”

“我生二胎,我儿子要是这副表情就好了……”

心理学上研究发现, 一个孩子对父母的安全感,和家庭的仪式感分不开。

仔细观察,Jasper就生活在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家庭里。

生日时,应采儿陈小春再忙碌也会腾出时间,回家给儿子过生日,唱生日歌,吃生日蛋糕。

平时,三人时常穿亲子服,玩亲子游戏,把仪式感落到生活的“衣食住行”上来。

不仅如此,应采儿陈小春夫妻之间的仪式感也是十足。

结婚七年,两人依旧会坐在一起,看之前求婚的视频,回味过往美好的经历。

520那天,两人还晒出情侣鞋,互送礼物,互相表白。

每年的纪念日,两人都会选择有情调的地方,来一次秘密约会。

有句话说得好,爸妈相爱的仪式感,就是孩子的安全感。

再也没有什么,比鲜明地感受到爸妈爱自己、爸妈又彼此恩爱,更令孩子感到安心的了。

《绝望主妇》里有一句话:“无论身心多么疲惫,我们都必须保持浪漫的感觉,形式主义虽然不怎么样,但还是比懒得走过场要好得多。”

为人父母,给孩子创造一个有仪式感的世界,就是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提升家庭的凝聚力。

03

仪式感,是幸福童年的顶配

心理学研究发现, 保持亲子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家庭的仪式感一代代传递下去。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用家庭仪式感给孩子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一、日常作息上,点缀仪式感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何炅曾提出一个主题:“生命中最重要的仪式感。”

一个小女孩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

她说,妈妈对她有一个要求:每天出门前,要和家人拥抱一下

起初,女孩还觉得不好意思,困惑妈妈这么要求的理由是什么。

妈妈一句话点出真相:“因为要珍惜每一次和家人拥抱的机会,要让彼此知道,我们互相在乎对方。

的确, 珍惜落到实处,就是在日常作息中,点缀仪式感

出门前给孩子一个亲吻、一个拥抱;

晚饭后全家人手拉手去散步;

睡前给孩子讲一个故事,道一声晚安……

仪式感看上去有点难,但落到生活实处,也不过是用心和家人完成每一件小事罢了。

第二、说话表达上,增添仪式感

作家刘继荣曾在《爱,让我们彼此听见》一书中提到,她和儿子会根据当下热播的一些动画片来互动,让对话充满仪式感。

她送儿子去上学。进校门时,儿子会“煞有介事”地发出宣言:“我去拯救阿尔法星球了,妈妈保重。”

刘继荣也活学活用,在儿子放学的时候,她会和儿子郑重地说:“我谨代表妈妈,欢迎你回地球。”

一来二回,幽默十足,仪式感满满,既拉近了母子之间的距离,又增添了许多生活的乐子。

很多父母日常生活都很忙碌,可能来不及每天“第一名”接送孩子,可能没时间特地腾出时间参加家庭活动,但在对话中,加入“仪式”的成分,也能让家庭氛围温馨十足。

用心说话,也是一种仪式感!

第三、特殊节日,需要仪式感

刘烨的妻子,在家庭教育中,很懂得利用仪式感。

父亲节,她会让孩子给父亲刘烨准备礼物,带着孩子去刘烨剧组探班,为爸爸庆祝。

春节时,她会带孩子包饺子,贴春联;孩子生日时,她会和刘烨给儿子准备生日宴会,亲子给孩子写生日卡片。

孩子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独特的节日,准备一些小惊喜,就能轻易放大喜悦的程度。

中秋节,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

国庆节,带上孩子出门玩一玩;

哪怕是简单的周末,也可以设立家庭日,来一次公园野餐。

仪式感,就在美好的那个特殊时刻,藏在一饭一蔬,一笑一颦之中。

亲爱的父母们,仪式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只要用心把小事做好,用温情去爱孩子,在平凡的日子里,给孩子制造一些小确幸,那便是仪式感!

要相信,父母给的仪式感,终将成为孩子前进时照亮孩子的那一道光芒!

福利到!

我们最新推出

《2020上海国际/双语学校地图》

汇集了沪上120+所国际学校信息:

课程体系、招收学段、招收国籍、学费

《双语高中规划指南》

《双语学校插班指南》

针对不同学段

归纳整理了择校注意事项

热门国际/双语学校概览及升学表现

备考攻略等

为您的申请之路导航

另外

还有最新版

《2020 上海国际课程白皮书》

直面上海各区双语学校招生政策

世外、平和、七德、星河湾等

热门学校考试集锦

双语学校初、高中在读体验大公开

领取地图回复 “图谱”

领取书籍回复“领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