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为啥总是开怀大笑|大肚弥勒圆寂纪念日

农历三月初三,是布袋和尚圆寂纪念日。布袋和尚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肚弥勒,人们一进入佛教寺庙天王殿,首先就能见到这个笑呵呵的胖和尚。

据说,很多商家都是布袋和尚的“死忠粉”,因为布袋和尚挺个大肚子,背一个大布袋,成天嘻嘻哈哈,一看就欢喜,很招财。于是,做生意的人都把布袋和尚当财神供奉着。

这个布袋和尚是谁呢?据说他是五代梁时明州(宁波)奉化人,或谓长汀人,世人也不知道他的族氏名字,布袋和尚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

契此身体胖胖的,肚子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常用杖挑一布袋,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

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

上海萧泾古寺弥勒菩萨

漂流而来

正史记载,布袋和尚氏族不详,不知从何而来。奉化传说,布袋和尚自奉化县江漂流而来,为长汀村民张重天和妻子窦氏收养,取名“起此”,后演绎为“契此”。

奉化城北三华里、县江西岸有个村子,叫长汀。村里有户人家,男的叫张重天,妻子窦氏,务农为生,膝下无子。一天,张重天正在田间劳作,忽听溪上一声轰鸣,溪水犹如巨龙,呼啸奔涌而下。在那白花花的浪头之中,晃动着一块木板,板上躺着一个赤身露体的小孩,随时有灭顶之险。张重天生起恻隐之心,就近找来一根竹竿,把木板拨到身边,抱起孩子一看,圆头大耳,生相端庄,朝着自己咪咪发笑,顿觉爱不释手,带回抚养长大。

张重天夫妇信佛。契此从小开始,常随父母到与长汀村隔溪相对的岳林寺拜佛,十七岁时,方丈亲自为他剃度,赐法号“释契此”。

岳林寺,始建于南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原名崇福院。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寺址从龙津之西迁到龙津之东,改名岳林寺,以其背后有三山丛林得名,后演绎为岳林寺,寺名沿用至今。

布袋和尚在岳林寺出家,又在岳林寺圆寂,身后又被识为弥勒化身,以其形象代替印度弥勒,岳林寺因此被定为弥勒道场而名声大振。

广西龙华古寺弥勒菩萨

布袋趣事

契此出家后,整天背着一个布袋,云游四方。有人问他:“师父有法号否?”契此回答:“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于是,世人都称他为“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这只布袋十分神奇:

若有人问怎样做才不可堕他人是非,布袋和尚就以偈回答: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泱日暗消磨。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要使此心无挂碍,自然证得六波罗。

有人问和尚有法号否?布袋和尚又以偈答: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打开遍十方,八时观自在。

问大师有行李否?又以偈答曰: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

曾有居士恭请和尚再留斋宿,以尽弟子恭敬之意。翌日一早,大师复书一偈于居士之门上曰:

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

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

无一块泥土,无一点彩色。

工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

体相本自然,清净常皎洁。

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曾有村民请布袋和尚去种地,布袋和尚每次插六株秧,两脚踩下去的地方插两株,左右两边各插两株,共六株,口里还要念:

手把青秧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后原来却向前。

陕西西安华严寺弥勒菩萨

弥勒化现

布袋和尚为什么又是弥勒佛的化身呢?据《释氏稽古略》记载,后梁贞明二年三月三日布袋和尚坐化,示灭之前,在岳林寺东廊下端坐磐石之上,说了一首偈子: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从此,民间相传他是弥勒菩萨化身。

弥勒菩萨,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是释迦牟尼世尊的继任者,贤劫第五尊佛。弥勒菩萨由初发心即不食众生肉的广大慈心,对一切众生不起杀想,以此因缘名为“大慈”弥勒。

浙江普陀山普济寺弥勒菩萨

大肚弥勒能招财?

大肚弥勒布袋和尚为什么能成为财神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体恒曾经撰文提出:大肚弥勒的信仰,本身就是起源于民间。中国民间信仰里的大肚弥勒佛,因其祥和开怀的面容,慈悲包容的胸怀,豁达知足的心态,而为民众视为吉祥的象征,广受欢迎,于是形成了浓厚的供奉之风。

所谓“和气生财”,久而久之,弥勒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财神”,甚至造像也出现了手持钱宝、高举元宝,或盘坐在黄金宝座上的形象,他的布袋里也被认为充满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禅宗寺院里迎面而来的弥勒形象,也被人们请回到了家宅居所,并认为有改善风水、聚气纳财的作用。于是,弥勒信仰便与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结合在了一起。

澳洲般若寺弥勒菩萨

大肚弥勒天天笑口常开,这个笑,可不是傻笑、坏笑,而是慈悲、悲悯的笑。

弥勒菩萨的笑容给人带来的是欢喜、希望和光明。值此殊胜日,我们应当学习弥勒菩萨的大度、放下、自在与洒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