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走进位于成都市内的望江楼公园,在一片茂林修竹之中,一座高3米的汉白玉薛涛像,就矗立于园中幽篁深处。在雕像之上,只见薛涛,体态丰盈,面如玉盘,罗衣微袒,高髻似冠,好像穿越了上千年岁月,漫步于修竹茂林之中寻章觅句。
薛涛像
薛涛
“薛涛的才女文化、诗歌文化、唱和文化、诗笺文化,为近现代薛涛研究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养料。”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薛涛研究会顾问谭继和说,“从1925年张蓬舟先生首先开拓薛涛专题研究之路,到今天薛涛研究会,千年以来薪火相传至今。”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薛涛研究会顾问谭继和
那么,在宝贵的精神财富之外,当代的“后浪”们该去哪儿找寻薛涛的现实足迹?那一定当属成都的望江楼公园,其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在成都,至今留存着关于薛涛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地标,这为天府文脉传承与天府文化基因培植,做出了贡献。”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说到。
当游人穿梭于望江楼公园,会惊奇地发现园中大部分地面被竹林覆盖,这皆因薛涛一生爱竹,常以竹子的“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的美德来激励自己,后人便在园中遍植各类佳竹,遂成国内名竹荟萃之地。“薛涛翫竹、吟竹、爱竹、用竹制纸笺,为今天的望江楼成为东亚最大竹类美景大观园,培植了文化之根,塑造了文化之魂。”谭继和表示。
薛涛井
看过葱郁的竹林,当然也不能错过薛涛井——望江楼公园中最古老的遗迹之一。薛涛井,旧名玉女津,面临锦江,井水清澈甘甜,相传薛涛曾在此井中取水制笺。据史料记载,明蜀藩王每年三月初三取此水制薛涛笺二十四幅。现在井后牌坊上苍劲有力的“薛涛井”三个字,是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成都知府冀应熊手书,此后该井被正式称为“薛涛井”,成为了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主要文物遗迹之一,也是后人凭吊她的地方。
吟诗楼
薛涛晚年,在人生垂暮之时,她移居成都城西碧鸡坊,筑起了一座吟诗楼,并在楼中独自度过了最后的时光。时过境迁,该楼早已不复存在。但在近日的望江楼公园中,仍能找到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重建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的吟诗楼,这也是后人对薛涛的纪念和追思。
崇丽阁
当然,除吟诗楼外,望江楼中的古建筑群,如:崇丽阁、濯锦楼、清婉室、浣笺亭、枇杷门巷,五云仙馆、流杯池等文物与景观,是清代以来的历史遗存。这些文化地标,都蕴含着薛涛的灵魂,是无数后人追寻薛涛足迹的去处。“清望江楼名胜建筑群的兴起,与今望江楼公园的复兴,是薛涛留下来的‘才女在蜀’、‘竹居在蜀’文脉发展的标志,是今成都历史形胜“东有望江楼,西有万佛楼”的标志性地标,也是才女文化地标。”谭继和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