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篆书部首一百法

吴昌硕(1844.8.1 —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等等,浙江湖州安吉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石鼓文》为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刻于十个鼓形石上,故得名。《石鼓文》线条较金文更加匀整圆润,字形结构较甲骨文和金文简单,整齐而略呈长方,平行线条多作排列装饰,严谨茂密,用笔圆劲挺拔,笔道遒劲凝重,字距、行距开阔均衡,疏朗如晴空星月,字大逾寸,气韵淳古,雄强浑厚,朴茂自然,颇受历代大家推崇,是入手大篆的极佳范本。明朱简《印章要论》说:“《石鼓文》是古今第一篆法。”

数千年书史中,对《石鼓文》临习最多、最深且最有独到之处的当数吴昌硕。大凡评说吴昌硕,都要提到他临的《石鼓文》。《石鼓文》成全了吴昌硕,反过来,吴昌硕也使《石鼓文》的艺术价值得以发扬光大。从表现上来看,吴昌硕《石鼓文》是以临摹形式出现的,但很少有人以欣赏临作的眼光来看待他的《石鼓文》。应该说,吴昌硕的《石鼓文》是一种有凭据的创作,体现了吴昌硕对《石鼓文》的独到理解,与其说临,不如说创。吴昌硕75岁时所作和原版《石鼓文》面目已相差很大,既有古典形态,又有自家面目。

口碑好笔

|锴公|

工楷专用,聚锋之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