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南沙参、北沙参的区别

每年4月正是沙参的采收季节,可是什么是沙参呢?沙参又有哪几种品类呢?我们又该如何对沙参进行分类呢?沙参又有什么功效呢?等等,下面林梓源农业就来给各位小伙伴们科普一下沙参相关的知识吧!

沙参、南沙参、北沙参是三种常见中药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混淆。在中医理论体系下,它们的区别较小,若不分辨清楚就使用,可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下面小编将从知识型中医药大数据层面对沙参进行区分辨别。

小编将从大数据统计、物种描述、生境分布、药材性状、品种考证、性味归经、功能主治、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区分。

大数据统计(基于已收集资料统计,具体数据可至官网查看)

物种描述(主要参考《中华本草》)

沙参——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沙参、杏叶沙参、轮叶沙参、云南沙参、泡沙参及其同属数种植物的根。

南沙参——本品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根。同属植物凡主根粗壮者均可作沙参(南沙参)入药。

北沙参——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

异名(《中华本草》、《中国中药资源志要》、《全国中草药名鉴》、《全国中草药汇编》)

同源物种(参考《中华本草》)

沙参——云南沙参、西南沙参、泡沙参、南沙参、昆明沙参、无柄沙参、钝叶沙参、日本三叶沙参、雾灵沙参、轮叶沙参、杏叶沙参、泡参。(12个同源的物种中药品种)

南沙参——中华沙参、多歧沙参、无柄沙参、日本三叶沙参、昆明沙参、杏叶沙参、泡参、石沙参、细叶沙参、轮叶沙参、钝叶沙参(11个同源物种中药品种)

北沙参——光果珊瑚菜,珊瑚菜(2个同源物种中药品种)

品种考证(参考《中华本草》)

沙参——本品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

《吴普本草》首先记载沙参之形态,云:“三月生如葵,叶青,实白如芥,根大,白如芜菁。三月采。”

《蜀本草》亦谓:“花白色,根若葵根。”

《纲目》记载较详,云:“沙参处处由原有之。二月生苗,叶如初生小葵叶而团扁不光。八、九月抽茎,高一二尺。茎上之叶则尖长如枸杞叶而小,有细齿。秋月叶间开小紫花,长二三分,状如铃铎,五出,白蕊,亦有白花者。并结实,大如冬青实,中有细子。霜后苗枯。其根生沙地者长尺余,大一虎口,黄土地者则短而小。根、茎皆有白汁。八、九月采者,白而实;春月采者,微黄而虚。”上述特征与桔梗科沙参属(Adenophora)植物一致。

再参考《本草图经》“淄州沙参”图,叶轮生,边缘有锯齿,形态与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Fisch. 相似;《纲目》(金陵本及江西本)和《植物名实图考》的沙参图形态与A.stricta Miq.一致;《救荒本草》之“杏叶沙参”附图特征与A. hunanensisNannf. 一致。

南沙参——南沙参的别名繁多,植物基源复杂,药物来源广,从古至今产地也有所变迁。

沙参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初次记载别名“知母”,后因药物来源广泛,随之出现不同的别名。清代之前本草所载“沙参”是将桔梗科南沙参属下植物和伞形科植物北沙参一同记载、混淆入药。

直至清代,张璐《本经逢原》首次将沙参区分为南、北沙参,之后南沙参单独成药至今。

北沙参——沙参,古无南北之分,明以前所用均为桔梗科沙参属 (Adenophora) 植物的根,即今之南沙参。

至《卫生易简方》始见“真北沙参”之名。蒋仪《药镜》首以“北沙参”立条,但均未涉及生态及药材形状描述。《药品化义》沙参条后注曰:“北地沙土所产,故名沙参,皮淡黄、肉白、中条者佳;南产色苍体匏纯苦”。

这也许是区分南、北沙参的最早记述。但其言北地所产者是否伞形科北沙参,实难确定。之后《本经逢原》直谓沙参“有南北二种。”曰:“北者质坚性寒,南者体虚力微。”对两种沙参生药质地的简要概述与今之南、北沙参相近。

生境分布(参考《中华本草》)

沙参——1.沙参Radix Adenophorae Strictae 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销全国。

2.杏叶沙参Radix Adenophorae Hunanensis 主产于河南、安徽、河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等地。销全国。

3.轮叶沙参Radix Adenophorae Tetraphyllae 主产于贵州、河南、黑龙江、内蒙古、江苏。以贵州产量大,安徽、江苏、浙江质佳。销全国。

4.云南沙参Radix Adenophorae Khasianae 主产于云南。自产自销。

5.泡沙参Radix Adenophorae Potanlnll 主产于四川、甘肃。销全国。

南沙参——沙参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轮叶沙参主产于贵州、河南、黑龙江、内蒙古、江苏。

北沙参——产于山东省莱阳胡城村品质最佳,以河北秦皇岛、辽宁大连和内蒙古赤峰产量大,品质亦佳。(以粗细均匀、长短一致、去净栓皮、色黄白者为佳)

从记载看,沙参、南沙参主产于黄河以南,南沙参则以外表粗糙条均匀而肥壮、断面色白者为佳;北沙参则主产于黄河以北,以粗细均匀、长短一致、去净栓皮、色黄百者为佳。

基源(参考《中华本草》)

沙参——多年生草本,茎高40~80cm。不分枝,常被短硬毛或长柔毛。花冠宽钟状,蓝色或紫色,外面无毛或有硬毛,裂片5,三角状卵形;花盘短筒状,无毛;雄蕊5,花丝下部扩大成片状,花药细长;种子多数,棕黄色,稍扁,有1条棱,长约1.5mm。花、果期8~10月。

多生于低山草丛中和岩石缝内,也有生于海拔600~700m的草地上或1000~3200m的开旷山坡及林内者。

南沙参——轮叶沙参:多年生草本,高30~150cm。主根粗肥,长圆锥形或圆柱状,黄褐色,粗糙,具横纹,顶端有芦头。

北沙参——多年生草本,高10~30cm。主根细长,圆柱形,长可达40cm,粗0. 5~1cm,肉质致密,外皮黄白色。茎直立,少分枝,大部埋在沙土中,部分露出地面。夏季开白色小花,多数密聚于枝顶成复伞形花序。花期5~7月,果期6~8月。

总之:从植物基源角度,沙参、南沙参的花偏蓝紫色,而北沙参则为白色小花。沙参、南沙参植株较高,最高可达150cm;北沙参则较矮,最高30cm。

性味归经(参考《中华本草》)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

南沙参——甘,微寒。归肺、胃经。

北沙参——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参考《中华本草》)

沙参——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主治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

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胃阴不足,食少呕吐,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北沙参——清肺热,止咳,润肺。主治肺热咳嗽,咯痰带血,胸痛,胸闷,气喘,慢性气管炎,体虚无力。

沙参、南沙参清肺化痰,养阴清热。北沙参则清肺热之外,还具有止咳顺气的功效。

药理作用(参考《中华本草》药理卷)

有毒活性成分(参考《中药天然产物大全》)

整体结论

1.历史典籍记载,“沙参”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为上品;明代以前无南北沙参之分,至清代张璐《本经逢原》首次使用“南沙参”,此后南沙参正式独立成一味中药。

2.现在,沙参与南沙参用药基本无区别,主要用南沙参,因为沙参中个大质佳者为南沙参;北沙参则不同,北沙参为珊瑚菜植株的根,以粗细长短一致、颜色黄白为最佳。

3.三者在中医性味归经方面,均归属肺、胃经,均为甘、微寒药性,南沙参无微苦药性;沙参善治阴虚导致的肺热、化痰益胃生津;南沙参善治气阴、胃阴不足引起的肺热咳嗽,化痰益胃生津与沙参一致;北沙参更善肺气阴虚引起的燥咳带血,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有一定作用。

4.方剂中用药最多为沙参,医案中用药最多为北沙参;化学活性作用最多为北沙参;民间单验方用药最多为沙参;中文论文研究最多为北沙参;分子靶点、毒性成分、药理作用方面,北沙参均为最多,由此得出大致结论,北沙参近代研究较多。

综上就是在沙参收获的季节中林梓源农业为各位小伙伴带来的沙参的相关科普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20年新货沙参在四川林梓源农业有大量现货,欢迎前往咨询和采购。更多三农资讯敬请关注林梓源农业微信公众号:“林梓源”,林梓源农业将会为您带来更多关于三农资讯、更多原生态农副产品及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林梓源农业提醒大家勤洗手、多通风,尽量少出门,出门记得佩戴口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