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卫视报道,在平静的东盟内部,在两个主要信奉佛教、本应以和为贵的邻国泰国和柬埔寨之间,突然爆发了严重的边境武装冲突。连日来的交火导致数十人死亡,数十万人逃离。这场冲突由何而起?
Part.1
当地时间7月28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召开记者会宣布,已经爆发军事冲突五天的泰国和柬埔寨同意停火,停火协议将在午夜生效。
2025年7月27日,泰国军队继续向柬埔寨发动了最大规模的进攻行动。凌晨2点,泰国军队向柬埔寨进行多次炮击。上午11时左右,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泰国空军,出动了2架F-16和2架“鹰狮”战机,摧毁了柬方两处军事目标。
就在7月26日,泰国军方宣布:泰国军队已经成功攻占了地处边境要地的茄子山阵地。这座可以俯视两国边境争议地区的高地,从2011年开始就一直被柬埔寨军队所掌控。
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军事冲突爆发于7月24日的清晨。8点20分左右,枪声在达蒙通寺附近响起。柬埔寨士兵向泰国军队开火。随后,发射的火箭弹和BM-21自行火箭炮弹在泰国的军事据点附近爆炸。在隆隆的爆炸声中,泰军士兵全都紧张地匍匐在地,小心谨慎地移动,寻找可以遮蔽的掩护。
炮击结束之后,在包括达蒙通寺、柏威夏寺等6处边境地点,泰柬两军爆发了军事冲突。10点58分,泰国空军出动6架F-16战机,对柬埔寨第8、第9师的指挥部发动了精确打击。
伴随着炸弹爆炸的巨响,两处师指挥部几乎瞬间化为废墟,柬埔寨军队的前线指挥系统陷入瘫痪。这场烈度足够的空袭,将两国持续数月的边境对峙直接推向热战级别。
作为对空袭的报复,柬埔寨军队又向泰国的帕农东拉医院发射了重型炮弹,并导致数人受伤。下午14点41分,泰国军队宣布展开陆空联合军事行动,以应对柬埔寨的军事挑衅。
7月26日,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玛丽淑洁达表示,柬泰冲突已造成5名柬埔寨士兵死亡,21人受伤。柬埔寨西北部奥多棉吉省至少8名平民死亡,50人受伤,还有超过10万居民从冲突地区撤离。
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 杨丹志:
首先,冲突烈度升级之快超乎预料;其次,攻击不仅针对军事力量和设施,还造成了平民伤亡。此非轻武器交火,而是涉及高杀伤力的火箭炮和战斗机,引发地区乃至国际关注远超以往。
Part.2
这场十多年来泰柬之间最激烈的军事冲突,直接导火索其实来自相隔不到一周的两次地雷爆炸。
2025年7月16日,三名泰国士兵在泰柬边境被地雷炸伤,泰国指责柬埔寨在泰国领土上埋设地雷,而柬埔寨则反驳称是泰国士兵闯入柬埔寨领土引爆了战争年代遗留的地雷。
仅仅一周之后的7月23日,泰国巡逻队的五名士兵,在达蒙通寺附近再次遭遇地雷爆炸而受伤。随后,泰国军方在这一地区进行了扫雷行动,100余枚崭新的地雷从土壤中被挖出。泰国政府指控柬埔寨近期进行了有目的的“系统性布雷”。
当晚,泰国代理总理普坦果断实施三项外交措施,一、驱逐柬埔寨驻泰国大使;二、召回泰国驻柬大使;三、关闭两国之间的所有边境口岸。这三项措施也在实际层面宣告泰国与柬埔寨外交关系的中断。
面对不断紧张的两国关系,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柬埔寨别无选择,只能以武力回应。”洪玛奈还紧急致函联合国安理会,要求安理会紧急召开会议进行干预,以结束泰国军队对“柬埔寨主权领土的入侵”。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骆永昆:
今年以来,特别是泰国前总理佩通坦上任后,本有意解决泰柬边界问题,但“录音门”事件却破坏了双方高层互信。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未解,互信又受损,使得双方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地雷事件或国内民族情绪引发的突发事件,更让局势复杂化。泰柬冲突背后,交织着历史、政治及突发事件等多重因素,双方政府可退让妥协的空间有限。
泰、柬两国之间关于柏威夏寺的长期争议到今天,最终演变成真枪实弹的大战,背后不得不提到前不久那场世界外交史上的大事件:“泰柬通话门”事件。
2025年5月,泰柬双方在边境地区发生小规模冲突,之后,佩通坦与洪森私下通话,希望洪森发挥他的影响力,约束柬埔寨军队,实现双方军队脱离接触。佩通坦为了讨好洪森,在电话里亲热地喊洪森为“叔叔”,甚至在电话中直接怒斥负责边境防务的军方将领是“疯子”。
然而挂掉电话后的佩通坦,却对外宣称柬埔寨军队是迫于泰方压力才做出撤军的举动。这直接激怒了洪森,将通话录音公之于众。随后,佩通坦立刻被淹没在“丧权辱国”的骂声之中,并由此失去了总理的宝座。
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 杨丹志:
因通话内容泄露,泰国部分人认为佩通坦忽视国家主权与安全,甚至对军方不够尊重,引发国内舆论哗然,执政联盟分裂。反对派趁机发起攻势,泰军方与民选政府关系愈发微妙。
泰国和柬埔寨一直对长达800公里的边境沿线的古庙及其周边地区存在领土争议。此次爆发冲突的柏威夏寺,始建于公元10世纪中叶至12世纪初,是高棉帝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宫建筑物之一。
1907年,占据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的法国殖民者在划定与泰国的边界时,将柏威夏寺划归柬埔寨,却让通往寺庙的唯一道路处于泰国境内。这种“主权归柬、通道在泰”的古怪局面,是导致泰、柬双方军队常年在此对峙,并不时发生交火的主要原因。
掌控柏威夏寺,就意味着能对柬埔寨北部平原构成直接威胁。
从2008年开始,围绕柏威夏寺的归属问题,双方爆发了几十轮的武装冲突。2011年双方的冲突,甚至动用了火炮和火箭弹,导致了大约20人死亡、数千人流离失所。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骆永昆:
柏威夏寺建筑彰显高棉文化,是柬埔寨重要文化象征;对泰国而言,它又是边境旅游热点。因主权争议,游客往来常引发泰柬摩擦。解决边境冲突与寺庙争端,非军事手段可为,需双方坐下来谈判,妥善处理地理、文化等复杂问题,以维护区域稳定。
Part.3
任何一场战争背后都是依靠经济和军事的硬实力在支撑。综合泰、柬两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可以看出双方巨大的差距。泰国总人口约6700万,2024年,GDP达到5264亿美元。而反观柬埔寨,人口只有1700万,2024年,GDP还不到泰国的十分之一,仅仅只有300亿美元。
泰国陆军总兵力达20万,并且坐拥东南亚最强的装甲集群,海军拥有东南亚地区唯一的一艘航母,空军一共拥有288架各型战机,其中不乏美制的F-16A/B型战机。
而柬埔寨陆军仅有9万人,装备的俄制火箭炮、主战坦克处于上世纪水平。海军仅有数艘巡逻艇,空军没有一架战斗机。
有媒体评论称,泰国军队可以随意掌控这场冲突的节奏与烈度。
泰国前总理他信在社交媒体上,对提出帮助调解泰柬冲突的国家表示感谢,同时宣称希望再等一等。他信说:“我们需要让泰国军方履行职责,给柬埔寨的洪森一个教训”。
洪森随后在社交平台上迅速做出回应,指责他信发表“好战”言论,“他信现在以报复我为借口,诉诸战争,最终的后果将是民众遭受苦难。”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骆永昆:
从数据看,泰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实力远超柬埔寨,若持续对抗,柬埔寨无力与泰国直接军事交锋。且泰柬冲突可能招致美国关税制裁,双方经济问题难解,这对领导人来说是非常要紧的问题。目前来看是军事冲突,但民众更关注经济民生问题。
在此次边境冲突爆发之前,柬埔寨最大的国际事件就是电诈园区问题,特别是泰国方面对柬埔寨边境的几个园区实行断网断电,在打击跨国电诈集团方面取得了切实成果。但是有消息称,洪森家族也涉足了电诈行业,打击电诈集团的行动实际上损害了洪森家族的利益,这才有了他要利用边境问题向泰国发难的动机。
Part.4
此外,有媒体分析,这次冲突的背后还隐藏着泰柬两国内部的政治权力博弈。泰国军方借由冲突削弱民选政府的影响力。此前,泰国总理佩通坦因“通话门”事件遭军方施压,失去了总理权力。这次军方顺势借地雷事件升级冲突,不排除有乘机削弱他信家族政治影响力的意图。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骆永昆:
佩通坦正面临宪法法院及反贪机构等部门的最终裁定。泰国国内政治局势复杂,多派系争斗激烈,新总理人选需经军方、保守派、民主派博弈后产生。若选人不当,恐将引发泰国政局持续动荡。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新近执政,内政外交经验尚显不足。如何借当前事件巩固国内执政地位,赢得国内外民众认可并稳定局势,对他而言是巨大挑战。
面对泰柬冲突的持续升级,7月24日,中国外交部做出回应,称中方对当前事态发展深感担忧。中国是泰国连续12年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仅2024年的双边贸易额就在1300多亿美元。中国在泰国投资兴建了中泰铁路、中老泰联通等大型基础设施。
泰国北部的农产品原本就需要经柬埔寨陆路转运至中国,如今战火阻断了交通,物流成本迅速增加,导致中国从东南亚进口农产品的价格也会上升。同时,电子零部件的运输也受到影响,这也会影响到中国相关产业的生产和供应链的稳定。
柬埔寨是中国东南亚战略布局中重要的战略支点。中国不仅在柬埔寨修建了德崇扶南运河,还在柬埔寨设立了联合军事训练中心。泰柬冲突的升级,给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布局带来了额外压力。
7月26日,对诺贝尔和平奖志在必得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社交媒体上说,他当天分别与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泰国代理总理普坦通电话,称两国只有结束边境冲突,美国才会考虑与两国达成贸易协议,如果两国正在冲突,美国不想与两国达成任何协议。
8月1日就是美国对泰柬新关税生效的最后期限。柬埔寨40%的出口依赖美国市场,如果关税从协商中的13%调高到36%,柬埔寨经济将面临崩盘的危险;泰国同样面临着从20%的税率升至36%的风险,这将会导致每年对美国550亿美元出口额化为无形。
特朗普还称,泰柬两国领导人同意“立即会面并迅速达成停火协议”,并希望与美国重回“贸易谈判桌”。
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 杨丹志:
美国总统特朗普分别致电泰柬两国领导人,此举被视为关键因素。尤其泰国尚未与美达成关税协议,正处敏感时刻,需给特朗普“面子”。此时应其要求宣布停火,或为明智之选。
7月25日,马来西亚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作为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方对泰柬边境局势紧张升级高度关注,愿提供斡旋。7月28日,在马来西亚的斡旋下,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与泰国代总理普坦,在吉隆坡进行了战争开始以来的首次直接对话,并最终达成了停火协议。然而,这场已经持续五天的军事冲突,已经夺走了许多普通百姓的生命,还有超过十万人背井离乡,沦为了战争难民。
停火协议虽然达成,但是,泰国与柬埔寨之间的边境争议并没有就此消失,在两国绵长的边境线上还有多处争议地区有待解决。而因“通话门”事件造成双方高层互信的彻底破裂将如何修复,因战争爆发,两国民众膨胀高昂的民族情绪又将如何疏导与降温,都在决定着这纸停火协议的有效期能够持续多久。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骆永昆:
此事持续扩大可能性低:一是柬泰军力悬殊,柬难与泰长期对抗;二是越南等大国会发力,将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毕竟冷战后东南亚成员国间鲜有此类冲突;且10月前后东盟将举行系列会议,其会通过渠道管控冲突。
2025年全球依旧动荡,俄乌仍拼得你死我活,中东战火也在扩大延烧,印巴战火刚歇、泰柬危机又起,令亚洲稳定也备感压力。骑虎难下的柬埔寨,内部军政角力外溢的泰国,在东盟框架下迅速实现停火和解,这不仅是东盟之幸,亚洲之盼,也将有助稳定被大国博弈所搅动的全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