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粤桂边: 年例——粤桂边独有的民俗风情(三)

趋之若鹜却又备受争议的文化风景线

粤桂边人把尊祖敬宗作为一种时尚,更把年例客似云来作为一道风景线,认为“睇年例”的客人就是财神,来的客人越尊贵,越有面子,数量越多发财的机会就越大,运数也越好。

null

因此,在粤桂边睇年例,不需要主人亲自邀请,只要有人招呼,就会闻风而动,一呼百应。久而久之,邀亲约友睇年例,成为了粤桂边新春期间特有的一道文化风景线。

随着“年例”的风气越演越烈,有人在网上质疑:“年例”作为一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习和封建糟粕,在改革开放大潮的荡涤下,已经彻底变味,并且正在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腐败的温床、编织新型裙带关系的手段。形形式式的“新土豪”、“新地主”和“暴发户”,利用年例这个平台,互相攀比,暗自较劲,引发了不少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再就是有部份群众为了争面子,丧失理智,铺张浪费,一个年例就花光了辛苦一年的积蓄,“一夜回到解放前”!

null

面对“年例”风反映和暴露出来的问题,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甚至公开发文,明确要求机关干部不得做“年例”和不得参与到“睇年例”的队伍之中。

这让人想起文革期间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在那个年代,粤桂边“年例”被作为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封建迷信陋习和文化糟粕扫地出门,大字报上街,小字报归档,报纸电台轮番声讨和轰炸,几乎销声匿迹。

然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吹,粤桂边“年例”敬天法祖的锣鼓竟又慢慢响起,并且在星移斗转之中越演越烈。

正如社会文化专家赵书所说:“民俗是什么?民俗是人们的共同约定,比如十几亿人同时吃饺子,同时吃元宵,同时吃月饼,这是一个伟大而神秘的力量,是一个民族能够团聚的力量。所以说民俗这个文化只有时间差别,没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别,也不是良俗与陋俗的差别”。民俗是存在于人民大众之间的一种无形的潜意识,其力量是巨大的。想通过立法或者行政力量去制止民俗的做法是愚蠢的、笨拙的,也是无效的。

粤桂边“年例”, 作为一项具有千年以上历史的民俗文化活动,能够传承和保留到今天,必然有着深厚的民间信仰、文化特色和文艺表演程式。而且,这是一种城乡群众文化的原生形态和社会凝聚力,是营造安定、团结、祥和、繁荣的经济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

无庸讳言,“年例”风的兴起和发展,确实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其中祭祀、游神和摆醮等,首当其冲,备受指责。

现代人类学、考古学家的研究结果认为:祭祀的产生,基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原始人类有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对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之后,才出现了拜天地、祭神明,祈求神明和祖先保佑风调雨顺,祈祷降福免灾的各种崇拜祭祀活动。游神和摆醮,只是这些祭祀活动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这种源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和祈望的祭祀活动,其实是古人最原始、最质朴也是最传统的一种教化方式。

null

粤桂边“年例”,之所以能够历经一千多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里,还能够继续流传,长盛不衰,就是因为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前人对我们的教化:即使身处逆境,在最艰难困苦、最不能忍受的情况下,也不要放弃,因为上天和祖先都在看着我们,会为我们主持公道,是一种希望的延续。

如果没有了祭祀,粤桂边“年例”的“百鸡宴”即使再丰盛,也没有看点,更不可能传承下去。

有一位伟人说过: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是不能没有文化的。粤桂边“年例”传承着中华民族最原始的文化,寄托的却是对未来无尽的希望。

民俗文化是流动的,也是发展的。它在社会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变异,并在变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寻找和挖掘民俗文化,留下民众生活的历史,是一个严肃的课题。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延续,而且还将会继续延续下去。正是这种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

null

因此,粤桂边“年例”,弘扬的中国民俗文化传统,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至于利用“年例”这个独特的日子,拉拢和引诱政府官员,编织和营造关系网的现象,与及那些一个“年例”便花光一年积蓄,“一夜回到解放前”的铺张浪费,也的确存在,但是毕竟只是少数。而且,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各种希图“剑走偏锋”的不法活动,正在逐步静化。那些因为攀比而浪费钱财的“发烧友”,也必将在严酷的社会现实中,成为警醒后人的一面镜子。

再就是年例期间,某些地方曾经出现的乱停乱放、堵塞交通等不良行为和诸如脱衣舞等低俗演出,不仅与“年例”所提倡的传统氛围格格不入,更与祭祀当去邪戒色的原则背道而驰,不能成为否定“年例”的任何依据。

null

粤桂边“年例”,作为渗透着浓重土著文化遗风并且始终传承着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相互尊重与包容”情结及文化变迁信息的一种民俗风情,还是会伴随着社会发展的鼓点,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