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最早造访兰卡威的是中国的元代航海家汪大渊。
他在攻略中将此处记为龙牙菩提,翻译自Langapuri,由其翻译之嗜好很容易推断这大概是个笃信佛教的人。如今,这个古名早已烂在了故纸堆里,为众人所熟知的名号是“兰卡威”,非主流名称是“浮罗交怡”。
在兰卡威还是浮罗交怡的时候,一位大臣看到一只巨鹰立于巨石之上,迟迟不肯离去。大臣就问当地村民这石头的名字。村民答是BATU KAWI。在马来语里鹰是HELANG,大臣干脆取两者名字各一部分,组合成LANGKAWI。
而今,老鹰仍然是岛上的吉祥物。
兰卡威接近泰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一组岛屿链,其上共有104个小岛,涨潮时能看到99个。除了主岛有人居住,其余基本上都可称为处女岛,至今保持着原始、纯净的风貌。我们不为探秘而来,何苦费心去寻那梦中的仙女?不若悠游在珍南海滩的蓝天碧水间,偶尔还能搞个行为艺术啥的。
行为艺术第一项是赖床。村妇睡眠并不是很好,经常做梦,梦境离奇,兴奋时呓语连连,每每需要皇帝柔声安慰才能安定下来重新入睡,故而早上总是醒不来。而皇帝是早睡早起的鸟儿,一到点儿生物钟准时响起,8点起床已算偷懒。所以,平日在家,皇帝总是先起,为让村妇多睡一会儿,他总是悄悄的起身,掩门,但8点半钟定然会将村妇揪起来。
饭后,我们离开主街道,开始往里面的村落深入。说是村落,却不像我们的农村,各家房子均离得很远,不管简陋奢华,屋子四周皆树,形成天然一道屏障。
当然,也有大朵大朵盛开的艳丽的热带花儿,或从窗格子里探出头来,或从屋顶上悬垂下去,陡增数分活泼俏丽。
也有那猫儿,偷偷地躲在窗户后面看着我们;生性懒惰的,便趴在树干上睡觉。
约莫走进去1公里,发现数座色彩艳丽的house,其中一栋屋檐下有几位妇女正在闲聊。
我俩蹭上前去,找了个时机去打探消息。
问:这个村子姓甚名谁?
答:Bohor tempoyak 村。
问:村里共有多少父老乡亲?
答:大约200多口。
问:也有村干部吗?
答:有滴。
问:是村民们选出来的吗?
答:必须地。
问:几年换届?
答:22个月。
问:你家几口人?
答:4口,两口子加一儿一女俩孩子。
问:孩子上学要交学费吗?
答:高中以前免费。
问:大学呢?
答:不免。
问:如何谋生?
答:我和老公都在镇上的旅馆里工作。
问: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满意吗?
答:日子过得很好,有一辆轿车和一辆摩托车。
问:您的房子大约花多收钱建的?
答:10万林吉特。(注:该房子欧式造型,一层,总面积约120平米。)
问:村民们也有土地吗?种什么?
答:有滴,主要是稻谷。
蓝衣服大姐灿烂的笑容直接回答了我们的一个疑问,那就是:马来西亚农民的生活质量看上去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