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
人终究免不了一死,有的人死的其所,体现出了生命的价值,而有的人的死无足轻重,因此意义是不同的。所以说,一个人如果活着的时候,可以成为一代枭雄,可以做心之所想,可以做大义之事,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那么,即使是死了,也会成为后世之人心目中的典范。
公元前257年,赵国邯郸被围,赵王不得不求助于魏王。然而,魏王胆小怕事,不敢招惹强秦,拒绝出兵。十万火急之下,信陵君听取了侯赢的建议,通过收买魏王的姬妾,偷到魏国的兵符,来到魏国大将晋鄙的驻地借兵。
在一番寒暄之后,信陵君将那块如假包换的兵符交到了晋鄙手中,声称魏王有令,命晋鄙将十万魏军交给赵国接管,在做好交接后,立即返回大梁复命。原本与信陵君言笑晏晏的晋鄙,顿时傻了眼,他半信半疑地接过兵符,与自己手中的兵符做比对,果然不是赝品。
但是,晋鄙对此仍持怀疑态度,于是,让信陵君交出魏王的诏书,毕竟,仅凭一块兵符,就让他交出手中兵马,实在有些草率。况且,晋鄙觉得自己按部就班地驻守邺城,从未失职犯错,魏王根本没理由让自己交出军权。并且,即使要交出军权,又岂有交给信陵君之理?
想到此处,晋鄙向信陵君说道:“如今我率领十万人马,驻扎在军事重地,而今,信陵君您仅凭一人,便想要让我交出军权,恐怕不妥。我认为应该再次请奏大王,再做打算。”这句话无异于一盆冷水,泼到信陵君头上,双方友好融洽的氛围,顿时烟消云散。
晋鄙突然发现,信陵君的脸冷了下来,还长叹了一口气。突然,只听得耳边风声大作,晋鄙刚要拔剑,谁知一柄大锤已砸到了他的头上。只见信陵君的门客朱亥站在尸体旁,面无表情地拎着铁锤。魏军措手不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主帅惨死当场,血肉模糊,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信陵君走到晋鄙的尸体旁,几乎要落下泪来:“老将军您多年为国镇守邺城,对魏国忠心耿耿。然而,如今却为了六国合纵大计,不得不杀掉您这位德高望重的宿将。”当然,信陵君的泪水不止为晋鄙而流,还为承诺要为此殉道的侯赢。
原来,当初侯赢替信陵君出了这些主意后,便对信陵君许诺:“公子只管去魏国搬救兵,等到公子接管晋鄙的军队之后,我愿意自刎相送。”
后世很难理解侯赢的举动,其实,从表面上来看,侯赢是为了公子赴死,实际上,却是为了大业而明志。侯赢,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名士,他不会效忠于任何人,只会遵照自己的信念与意志。简而言之,侯赢是在用鲜血“殉道”。
谭嗣同在临终之前,更是用一句话诠释了侯赢的殉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两人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而死,而不是为了信陵君与光绪。
当然,以死来激励同道勇往直前,完成自己所未完成的事业,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方式。侯赢借死亡激励信陵君完成合纵救赵的大业,与谭嗣同用死亡激励梁启超等人,追寻救国之路是一个道理。
总之,或许别人都不能理解侯赢的举动,但是,信陵君却是侯赢的知己,他知道侯赢是真正的侠士,不过,他并非江湖上的侠者,而是庙堂之上的侠者。
此时此刻,虽然信陵君悲痛莫名,但是,他仍强忍着哀伤举起兵符,对彷徨无措的魏军说道:“魏王有令,晋鄙意欲谋反,故遣吾诛之,代其救赵。”信陵君在魏国威望极高,魏军又见主帅身死,心下大乱,只能惟信陵君马首是瞻。
信陵君身边的杀手朱亥,至此消失于东周史书的记载中。不过,在西汉时期的《列士传》中,朱亥另有一段悲壮的结局。
秦王召见信陵君,信陵君未曾赴约,便派朱亥带着一对玉璧前往。秦王觉得受到侮辱,便将朱亥丢进猛兽笼中。谁知,朱亥瞪着一双眼睛逼视野兽,竟使猛兽不敢妄动。朱亥始终不向秦王屈服,最后,竟伸手掐住了自己的脖子,自尽而亡。
当然,掐死自己之说,纯属野史戏言,不能当真。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大侠朱亥因为这个传说收获了大量粉丝,后人为了纪念朱亥,将他的故乡命名为“朱仙镇”。至于,朱仙镇发生过的故事,在这里不说,世人都很清楚,岳武穆岳飞就曾在此地大破金兀术,只是不知道,这样大战是否有朱亥的神威助阵。
侠者,言必行,一诺千金。大丈夫无惧生死,朱亥与侯嬴皆是如此。二人都是草莽出身,生命不显,却能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迸发出如此耀眼的光芒,足以担得起“死得其所”这四个字。是以千年之后,一个名叫李白的大才子,酒后狂歌,写下了那句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同时期的王维,在其《夷门歌》中也写道:
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俗话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像侯嬴,朱亥之辈,能在大义面前,能在国家危亡面前,奉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真的难能可贵,更是值得世人称赞。
参考资料:
【《史记·魏公子列传》、《东周列国志》、《战国策·东周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