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借势GPT4o“吉卜力”热的Remini登顶?

Remini在四月1号更新了一个版本后,迅速走红APP市场,紧跟ChatGPT的热潮登顶。我们之前《怎么看待“AI图像特效”让GPT在1小时内新增百万用户?》讲过,4o凭借吉卜力工作室画风的特效脸征服了大批网民。

所以,在这个热度席卷之际Remini版本的特效脸也成功登录APP STORE市场截图封面,那么老牌的、最快跟进热度的Remini必然能够接住这波涛天的流量。

某投资大佬刚讲过AI技术是没有壁垒的,这种团队的运营能力才是产品壁垒的基础。但我能为此写一篇内容,肯定视角不会聚焦在这种见证过无数遍的事情上,我相信关注我公众号的这些行业老炮不会买账的。如果我写到这,他们就肯定关闭网页了。

其中我拿两个有趣的事情来说下:

1)我看到的一个付费手法的更新:

你们第一反应是不是猜,这三组SKU如果按常理逻辑可能是,免费试用(68/周续费)和直接68/周订阅形成对比,然后这个8元会是一个什么新套路的设计?

emmmmmm

这样猜必然是没错的,在被订阅讨论洗脑的这些年里,越有经验的人越会这样盲猜。

然而实际上,其实都是一个周订阅(每周68元的购买项),但给了三种模式:

Free Trial vs. Intro Pricing vs. Original

如果你被赋予这三组SKU,你怎么可能再不去选择第一个免费试用呢?我们都知道当今比较热门的设计是拿免费试用和原价订阅去做对比,让用户把焦点聚焦在对比,而不是免费试用之后的“高额续费”。理论上,两个SKU对比应该就够了。那么多出这个8/周的Intro pricing是不是多余了?

我没实测过,但开发者的设想无非是增加多一个傻白甜的选项:让购买者在决定尝试免费试用的时候,沉浸在“自己智商在线”、“自己赚了”、“我才不傻!谁会去直接掏钱呢”的自信中。

但理论上多一个选项就会延长购买决断,所以实战的数据结论,还得你们自己亲自去测试下。

2)特效直观的效果评判(Remini vs ChatGPT)

我先讲下这组图呢,右边是本人原图,中间是Remini的效果图,右边是CHATGPT简易指令的出图效果。你可以发现在还原度上,Remini确实是胜出的:你可以注意到餐食上的还原,帽子造型的还原,窗玻璃反光里的餐厅布局,各方面都是Remini胜出。

不过呢,右边CHATGPT生成的图片仅仅是通过我的简易指令(用灌篮高手的画风去生成我的照片)去生成的,如果通过更多的prompt,肯定会更还原一些。但是你要记住,这样的操作就会让用户的操作成本大幅提高。如果用户是追求还原度的那类用户,对他们来说,从产品的便捷体验上讲,就是败笔。

说到这里,我又要提及我之前分析的这篇内容《怎么看待“AI图像特效”让GPT在1小时内新增百万用户?》(要好好品笔者内容里的逻辑啊,写那么好,没人看咋行?),我清晰地讲过,ChatGPT的4o肯定会冲击AI图像赛道的产品。优劣势很明显,大部分AI图像赛道的产品是依靠整合后调参后的特定特效让用户快捷使用,4o让ChatGPT在快捷性方面已经有了重大突破(简易指令也能生成高还原的图)且4o的特效很自由。示例如下:

左边海贼王画风,右边是灌篮高手画风。

你可以生成海贼王画风的,你也可以生成灌篮高手画风的,你也可以生成各种各样,但凡你打得画风名字的特效。

因此目前在仅对比Remini的前提下,CHATGPT依然在自由度上完胜,但要达到同一水准的还原度上,CHATGPT会在“生图快捷性”上输掉。

因此图像赛道的产品要和CHATGPT对抗的话,今后能发挥的优势 1. 在于筛选和明确特效并进行快速营销 2. 选完特效后,要确保照片的还原度上拥有优势 方能在快捷性体验上打败GPT,获得付费用户。‍

作者 | BenjaminDxc ; 编辑 | 呼呼大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