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2024年扭亏为盈,但营收下滑14.89%,AI就业成新亮点

2025年4月28日,中公教育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27亿元,同比下降14.89%;归属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187.70%,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中公教育作为国内领先的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为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及各类职业专才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2024年,公司通过一系列精益经营及管理举措,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营收下滑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营收下滑背后的挑战

尽管中公教育在2024年实现了净利润的扭亏为盈,但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4.89%,显示出公司在市场拓展和业务增长方面仍面临较大压力。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18.88%,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0.04%,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9.89%,这些成本控制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利润压力,但并未能有效扭转营收下滑的趋势。

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和营销战常态化,同质化产品及单一拼价格的现象严重,导致公司经营受到干扰。中公教育在年报中也承认,消费疲软等因素对行业整体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尽管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缩减非必要开支提升了盈利水平,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营收增长,仍是公司未来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2024年,中公教育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通过管理层年轻化转型和组织架构升级,优化人员梯队配置,建立动态考核机制,系统性重塑人才管理体系。报告期内,直营网点产出比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个百分点,人效比同比去年大幅提升了51个百分点。

此外,公司的毛利率达到59.66%,相比去年提升了超过5个百分点,显示出经营调整的显著成效。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全面缩减非必要开支,公司在支出端的控制见到明显成效,营业总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均实现了同比下降。这些措施为公司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尽管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为公司的盈利带来了积极影响,但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实现业务规模的扩张,仍是公司未来需要平衡的关键问题。过度依赖成本控制可能会限制公司在市场拓展和业务创新方面的投入,进而影响长期发展。

AI就业战略布局

2024年,中公教育深刻洞察市场变化及自身优势,确立了“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提供商”的战略方向,并成立中公AI就业子品牌。公司以培训为切入口,借助AI赋能,打造人工智能教育与就业服务平台,链接全国高校和县城网络渠道,为消费者提供精准化、系统化、一体化的就业产品服务体系。

目前,中公AI就业项目已签下多项合作,并在江苏、重庆、河南等地成功开设多个就业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下沉市场的市占率。这一战略布局不仅顺应了市场需求,也为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然而,AI就业项目的成功与否仍存在不确定性。尽管公司在年报中展示了多个成功案例,但AI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市场验证。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2.07亿元,同比下降26.5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88%,相比上年同期下降1.25个百分点。如何在有限的研发投入下实现AI就业项目的规模化发展,将是公司未来需要面对的挑战。

总体来看,中公教育在2024年通过一系列经营调整和战略转型实现了扭亏为盈,但营收下滑和市场竞争压力依然存在。未来,公司需要在成本控制与业务扩张之间找到平衡,同时加大对AI就业项目的投入和推广,以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