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商用大幕升起 中国电信交出“优异答卷”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新话题。而在这些热议不断的话题外,对于信息通信产业而言,又出现了一个“新话题”——5G-A。3月8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媒体采访活动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提出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5G演进,支持5G-A发展。

在2月举行的“MWC 2024”上,5G-A同样成为产业的“话题中心”。国内三大运营商以及华为、中兴通讯纷纷公布了其5G-A商业化日程表,为5G-A的正式商用注入满满的信心。中国电信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云网融合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5G-A领域孕育了大量的丰硕成果……

云网融合是发展5G-A得天独厚的优势

5 G-A是5G网络的演进升级版。2021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3 G 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正式确定“5G-Advanced”为5G下一阶段演进官方名称。与5G相比,5G-A进一步提高了网络吞吐量,其下行理论峰值速率能达到10Gbit/s,并配有毫秒级时延和厘米级定位精度能力,支持全场景、全能力千亿连接,网络性能提升10倍;此外,5G-A还具备通感一体、无源物联、内生智能等特性,能够满足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

近年来,中国电信持续加强5G-A新技术研发以及创新实践,助力5G发展,进而赋能千行百业。值得注意的是,5G-A具备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等特征,与中国电信云网融合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目前,中国电信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 SA共建共享网络,提出“三层四边”的5G-A核心网架构,并牵头30余项3GPP国际标准,形成600余项专利,完成多项创新试点。

同时,中国电信也在全面推进5G-A实现商用落地。中国电信2023年度财报显示,中国电信积极布局5G-A重点方向创新,开展载波聚合部署,推动“时、频、空”三域资源跨域联合调度创新应用,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完成RedCap现网多频、多载波、多厂家规模试验,在钢铁、石化、港口等多个行业打造示范应用,推动规模商用部署;率先完成基于真实卫星的5G NR NTN(非地面网络)测试验证,开展低空通信、通感一体、NTN等技术试点,加速5G-A商用成熟。

5G-A通感一体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目前,“5G-A商用元年于2024年正式开启”已成为行业共识,5G-A作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也是向6G演进的必经之路。同时,5G-A作为低空经济中主要的网络覆盖技术,也有望受益于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

众所周知,5G技术以其大带宽、低时延、抗干扰、广接入、多波束指向等鲜明特点,能够满足低空纵深覆盖的通信服务需求,为通用航空飞行设备提供低时延保障。《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指出,推动智能高效新型运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5G、卫星互联网等融合应用,支持空天地设施互联、信息互通的低空智联网技术和标准探索。而5G-A作为5G的“升级版”,更能在低空经济领域大显身手。

就在不久前,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完成了基于智能编排的5G-A Cluster DRS(基站簇级的动态波束共享)商用验证。依据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和工作特点,5G-A网络以无人机为中心动态构建“基站簇”,实现空域波束共享,灵活降低干扰。在杭州青山湖水上森林和工业园区的实测数据表明,利用5G-A网络,无人机低空上行速率提升超过40%,可实现稳态4K超高清视频传输。此外,浙江公司在绍兴市上虞区上空开展5G-A Cluster DRS低空通信网络覆盖试点,试点范围为100平方千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