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太和门以北是另外一个庭园,直通皇帝的大殿。这个封闭区域长200英尺,Siren说,感觉上看起来更长一些,因为其单调的格局,以及整齐划一的形式,还有两边的低矮建筑的原因。御道从中间穿过,直通太和殿。殿建于明代1627年,1765年以及共和国时期两次重修。太和殿属于双重檐结构,位于“龙道”的南端,另一端则是另外的两个殿,合称三大殿。如同太和门,太和殿也是由三层白石台阶向上进入。周围的雕栏也有三重。
1816年,Amherst爵士终于被允许面见天子。大殿通常用来庆祝新年、冬至、皇帝的诞辰。这是外廷最威严的建筑。从象征意义上讲,这是执政政府的权利所在。1911年,这里进行过权利过渡的谈话,无果而终。
太和殿是官员止步处,后面的龙道上有一个更小的建筑,单檐,叫做中和殿。这也是明代建筑,1627年和1765年两次重修,Siren说,中和殿的明代特色比太和殿更明显。虽然这里不是面见官员的地方,但中和殿在皇帝的日常中扮演一定角色。他在这里检视来年的农业用具和种子,也可以为前往太和殿作仪式准备。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保和殿比太和殿小,但其外形和基本格局与其类似,其高度并不惊人,因为被中和殿遮住。保和殿是晚明建筑,18世纪重修。皇帝在这里接见状元等拔头筹的学者,后者在此听封。
保和殿以北是内朝。总体来说,非皇族成员不允许进入这个区域;但1656年荷兰的使团到来打破了这个规矩,他们在内朝得到接见。内朝直到最近才对公众开放。Siren1922访问了此处。Jonghston1919年和1924年时末代皇帝的老师,可以特许进入。我在这里引用了他的说法。
内朝坐落着皇帝、皇后以及太后和其他皇家女性成员的住所。但除了皇帝和皇子,其他男性成员不允许居住这个区域。它也包括了一些其他建筑,比如教室、图书馆、纪念祖先的祠堂以及珍宝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