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中精炼滋味甜,背后浸透奴隶苦:砂糖的历史

根据进化生物学的研究,除了猫科动物以外,其他动物都喜欢甜食。自然界总的来说很难得到甜的食物,但只要找到了,甜的东西就会成为绝佳的能量来源,这似乎是为适应现有环境的结果。但人类如果过度喜欢糖类,就会像现在这样引发健康问题。回顾历史,砂糖曾引发了历史上最可耻的事情,即横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粗略估计,约有1500万非洲人被运往大西洋彼岸,其中大部分都在甘蔗田里工作。

精制糖

将生甘蔗进行精炼,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砂糖,白糖、黑砂糖,以粉砂糖、方糖、冰糖等各种形式出售。

白黄金

直到17世纪,砂糖在欧洲仍是昂贵的商品。据说最早种植甘蔗的是新几内亚,之后,1493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第二次旅行时将甘蔗带到了新世界。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新世界的殖民地都以甘蔗的种植为主,接着是荷兰。尽管如此,能供应欧洲的砂糖数量仍太少,价格也不是普通人能出手的。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此为契机,香料贸易迅速发展,各种商品大赚特赚。英国和法国也开始将加勒比海地区殖民地化,因为这个地区的甘蔗看起来生长得很好,如果开发这个地区,很明显能获得巨大的利益。

问题是,虽然可以得到土地,但是种植甘蔗和精炼砂糖都非常耗费人力。首先是新建的种植园,原本试着请当地居民工作,但在加勒比海地区,欧洲殖民者带来的疾病已经让很多人丧生了。英国最早于1627年开始种植甘蔗的殖民地巴巴多斯,种植园主以“只要工作五年,就可赠予土地”为条件,从不列颠群岛招来合同工。虽然这样的诱惑让事情进行得比较顺利,但是来干活的男人们,比起在甘蔗地里干活,多数人更看中自己的私利。最虐的是,他们不适合一年四季都炎热的气候,经常会因为疟疾之类的热带疾病而倒下。

当时,葡萄牙已经解决了巴西殖民地的劳动力问题——从非洲进口奴隶。于是英国人和法国人也一并效仿。即使他们考虑过奴隶劳动的伦理性,多少会有良心的谴责,但是,在辛苦的经营因为奴隶的到来而变成有高利润的事业的时候,那点儿良心还是不够用了。无论是巴巴多斯,还是加勒比群岛的其他岛屿,甘蔗都成为了最主要的种植物——英国人在圣基茨岛和安提瓜岛,法国人在圣卢西亚岛、马提尼克岛、瓜德罗普岛进行甘蔗栽培。这些岛屿位于加勒比海的最东边,面向大西洋,从西非可以以最短的距离渡海抵达。

英国人和法国人当时都已经与西非建立了关系,通过出口欧洲生产的商品来换取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然后,这种交易加上奴隶贸易,“黑三角贸易”得以发展:欧洲产的物品运到非洲交换奴隶,然后奴隶通过所谓的中间航线被运送到加勒比海地区的甘蔗种植园干活,换成美洲地区的黄金和精炼出的砂糖运回欧洲。得益于这样的结构,从事这种贸易的船只,无论在哪个航线上都能满载货物。而中间航线则留下了残酷对待船载奴隶的恶名,因为船主把奴隶一股脑地塞满船,很多奴隶在航海期间病死或饿死。据推算,西非共有1500万人被卖作奴隶,其中300万人死于中间航线。

在利物浦的国际奴隶博物馆展示的“利物浦的奴隶船”。——威廉•杰克逊画于1780年左右

18世纪,英国和法国对砂糖的需求急剧增加,三角贸易也随之增长。一是因为英国流行喝红茶,法国流行喝咖啡,都需要加入砂糖增加甜味,再加上做蛋糕也需要很多的砂糖,因而砂糖需求量激增。还有就是,甘蔗种植园已经遍布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南美本土,贸易需求不断增长。这个三角贸易虽然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但是也需要巨大的初期投资,于是募集资金的公司便成立了。当时有包括英国王室在内的许多人进行投资,这样诞生的投资机构中,有一部分至今仍是著名的公司。两个国家面向大西洋的港口城市,例如布里斯托、利物浦、波尔多、南特等,通过对黑三角贸易的投资而变得富裕起来。

1750年,砂糖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占欧州总进口额的五分之一,并且几乎全部来自加勒比海地区的甘蔗种植园。这种贸易创造的财富成为了资金的来源,英国各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世纪的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伦敦也成为了现在这样的世界金融中心。

随着砂糖价格的下跌,需求更是剧增,大部分人似乎对为了生产砂糖而进行的残酷的非人道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英国诗人威廉•柯珀(1731-1800年)写到:

坦白地说,买奴隶对我来说很震惊。

我认为买奴隶的人和卖奴隶的人都是邪恶的。

我能听到他们的苦难、痛苦和呻吟,就连石头也会流下悲悯的眼泪。

我很同情他们,但我不得不闭嘴。

因为没有了砂糖和朗姆酒,我们不知如何是好。

(译得不好,凑合着看)

但是,到了18世纪下半叶,奴隶解放运动开始兴盛起来,随着亲眼目睹奴隶制度可怕状况的文章刊登出版,奴隶解放运动的支持者逐渐增加。在英国,奴隶贸易在1807年最终被定为非法,但奴隶制度本身在1834年才被完全废除。接着,法国也在1844年废除了奴隶制度,但其实在此之前已有过奴隶制度的废除和复活。这时候,世界各地都出现了甘蔗种植园,而在欧洲,为了对抗甘蔗的种植,到处都种植了甜菜。

这是19世纪末,为立体镜制作的图像,标题是“阳光普照的佛罗里达当地甘蔗种植者”。

朗姆酒和革命

17世纪末,出现了与英法两国的三角贸易不同的三角贸易。在美国新英格兰(殖民地)的波士顿、纽波特、罗德岛等港口城市的移民,从西印度群岛购买了砂糖精炼后的副产品——糖蜜,开始自酿朗姆酒。法国为了保护本国的白兰地生产商,禁止在本国殖民地制造朗姆酒。在当地没有市场的法国制糖企业,只好以英国企业的半价甚至更低出售糖蜜。所以从1690年开始,美国新英格兰的朗姆酒蒸馏厂不再从英国制糖企业购买糖蜜,而是从加勒比海的法国制糖企业购买糖蜜。也因此美国新英格兰的业者可以低成本地制造朗姆酒,奴隶商人则改用美国产朗姆酒作为货币,在西非购买奴隶通过大西洋航线运往甘蔗种植园。

1733年,英国试图停止这种贸易,这对英国在西非的事业造成了打击。于是,政府决定对从西印度群岛的法国殖民地进口到美国新英格兰的糖蜜征收关税,并通过了《糖蜜法》。这个《糖蜜法》征收每加仑6便士的高额关税,按时缴纳这个高额关税,关乎朗姆酒蒸馏厂的存活。显然,这是益于英国制糖企业的。但现实是,英国制糖企业的糖蜜供应不足,因为其中大部分已经卖给了加勒比海地区的朗姆酒生产商。美国新英格兰的朗姆酒生产商并不打算老老实实缴纳这个不合理的关税,他们从法国殖民地走私糖蜜,必要时向海关职员行贿。可以说,这开创了美国殖民地公然反抗英国严格征税的历史先例。

实际上,在征收关税之后的数十年间,波士顿的朗姆酒产量一直在增加,英国甚至放弃了征收关税的计划。 但是在1754年到1763年之间,美国本土的英国殖民地和法国殖民地之间爆发的法国印第安人战争中,英国因为筹措战争费用,导致了巨额的公共债务,所以颁发了1764年的《糖蜜法》,欲再次对糖蜜征税以弥补这部分债务。 这次《糖蜜法》征收的关税,虽然只有之前颁布的《糖蜜法》关税的一半左右,但殖民地方面还是非常愤慨,认为美国新英格兰殖民地没有向英国议会派遣代表,反对在没有得到同意的情况下就征收糖蜜关税,打出了“没有代表就没有课税”的口号。

第二次执行《糖蜜法》并不像第一次执行那么严格,但这次却包含了执行关税征收的条款,不单是为了弥补战争费用,还会给殖民地和给英国本土带来利益。但是,以前也曾被实施《糖蜜法》的美国人,不想再接受课税了,不仅是《糖蜜法》的关税,还有1765年的《印花税法案》、1767年的《汤森法案》、1773年的《茶叶税法》这些关于课税的法案,一概抗拒。最初为了抗议这些税金而聚集在一起的人们,最终成为美国独立运动的核心。而且,英国为了执行法律而采取的手段,更是促进了美国的独立运动。

承认糖蜜是美国独立不可或缺的材料,没有理由感到羞耻。

约翰•亚当斯,1818年

波士顿糖蜜大洪水

1919年1月15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在波士顿的北端地区,装有200多万加仑的巨大储罐破裂,糖蜜形成12米高的巨浪流,造成21人死亡,附近的铁路线路也发生了扭曲。 这个储罐是由Purity蒸馏公司(Purity Distilling Company)所有,该公司用糖蜜制造工业用酒精。 当地居民发起了集体诉讼,Purity公司最初认为是无政府主义者炸毁了储罐,但后来明确了是由于储罐质量低劣,经不住内部压力的突然增大导致的破裂,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巴西的砂糖

时至今日,巴西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种植国。巴西的砂糖精炼厂不仅可以精炼砂糖,可以从糖蜜中蒸馏乙醇,还可以通过燃烧甘蔗压榨残渣来发电,为精炼厂提供电力。以20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为契机,巴西政府于1976年制定了法律,规定巴西国内所有小型轿车都必须在燃料中加入乙醇。到目前为止,乙醇的混合量根据供给量的不同,从10到25%不等,巴西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燃料使用国。

海地和古巴

1804年,法国殖民地圣多明克革命成功,海地共和国诞生后,法国甘蔗种植园主们转移到古巴和路易斯安那,在那里也使用奴隶经营甘蔗种植园。革命前的海地是加勒比海地区屈指可数的砂糖产地,随着砂糖产业的衰退,这个富裕的殖民地的经济陷入了崩溃状态。而且1825年法国以“不赔偿就动用军事力量”威胁海地赔偿因革命造成的损失,让海地背负了巨额的债务。原本就因失去砂糖贸易而脆弱不堪的海地经济被打垮,在无法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腐败和暴政使情况进一步恶化,这个状态到了现代仍在维持。

古巴砂糖

图中情景为1870年代古巴的甘蔗种植园。古巴到1886年都没有废除奴隶制度,所以图中描画的人应该也是奴隶。

与海地的痛苦相反,古巴的砂糖产业通过向不断扩大的美国市场供应,实现了快速增长。美国独立革命时期,英国全面禁止加勒比海地区的英国殖民地向美国出口商品,而向古巴开放了市场。此后,古巴不仅因为海地农场主的流入而增加了甘蔗产量,还因为1812年美英战争期间加勒比海贸易再次中断而受惠。另外,古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没有受到英国和法国废除奴隶制度的影响,砂糖种植园一直使用奴隶,直到1886年奴隶制度结束。在19世纪,美国的投资者收购了古巴的很多制糖企业,其中很多人参与了美国砂糖收购公司的设立。这家公司在纽约布鲁克林建厂,在20世纪初几乎控制了古巴所有的砂糖生产。

美国通过控制糖业市场来控制古巴。美国和古巴的糖业大亨阻止人民在未开垦的土地上种植其他食品,从而保持人民的穷困,让人民除了种糖毫无选择。1898年,美国介入古巴的独立运动,爆发了美国西班牙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在古巴施行了军政。古巴从西班牙完全独立是在1898年,而美军最终离开古巴是在1903年之后,就算离开了,关塔那摩还是留有美国的海军基地。进入20世纪后,美国的商业界对糖业以外的产业进行了一些投资,开始支配古巴经济。但不久两国的关系突然迎来了终结,因为1959年的古巴革命成功,领导革命的是菲德尔・卡斯特罗,一个古巴甘蔗种植园主的儿子。

直到今天,糖的地位还是不可替代,生活中、工业上,方方面面都要用到糖。就吃而言,糖能提供能量,甜食能安抚情绪。有糖参与的美食不用我举例了吧?你们每天张口就能吃到含糖食物。

然而,甜食虽美味,不可过量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