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青年的日子,真没你想象中糟糕

via.《风平浪静的闲暇》

今年的春节对于 26 岁的飞飞来说相当难忘。

四川女孩飞飞因为疫情独自在京过年。大年初一凌晨,她去洗漱时因浴室门锁坏了被困浴室超过 30 个小时。在浴室里,没有带手机的她睡马桶、喝自来水、大声呼救、敲碎玻璃试图从外面打开浴室门。最终,她靠敲击管道引起楼下邻居注意而获救。

被凿破的浴室门锁 中国新闻周刊图

获救之后,飞飞将自己被困的经历发在了朋友圈,提醒身边的朋友注意,但随后她的故事被迅速传播出去,媒体找到了她,新闻也挂到了微博热搜之上。

让人吃惊的是,飞飞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本是善意举动,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片质疑之声。

“独居洗澡锁什么浴室门”“为什么不踹门”“把门上的玻璃敲碎钻出来”“现在还有洗澡不带手机的人吗”“炒作吧”“这时候知道找一个男朋友的重要性了吧”“一个女孩自己住干嘛”……

诸多恶评将矛头对准了飞飞独居女性的身份,因为她是女性,因为她是独居,所以就活该被困?甚至不向她伸出援手?

独居的人又做错了什么?

据民政部数据,截至 2018 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达 2.4 亿人,其中超过 7700 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 2021 年将上升至 9200 万人。

我们现在习惯用“空巢青年”这个词来称呼单身且独自租房生活的年轻人。

via.《真爱至上》

“空巢青年”(empty-nest youths)这个词是由“空巢老人”演变而来,这涉及一个社会群体和一种生活状态,狭义的“空巢青年”特指年龄介于 20 到 39 岁、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工作、远离亲人、独自居住的单身年轻人,即为工作打拼在大城市流动的单身独居青年。

空巢青年远离故乡、亲人,缺乏感情寄托,缺少家庭生活,独自在大城市打拼,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他们一直以来被贴上的“孤独”、“缺乏社交”等带着贬义色彩的标签隐含着人们对于“空巢青年”的误解。

但随着不断深入的调查和认知,我们发现,空巢青年的生活状态并没有那么糟,甚至是许多年轻人主动选择的结果。

有人认为独居者应当被冠上孤独或者离群的帽子,事实恰恰相反,有证据表明独居者与他人相比,在社交上更为活跃,而独居者占较高比例的城市也拥有更为蓬勃的公共文化。

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的作品《单身社会》为选择独居的人们做出了一些合理的解释。

《单身社会》

作者: [美] 克里南伯格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译者: 沈开喜

以空巢青年为例,他们的独居生活与“单身”和“独自居住”密切相关。

单身如今是许多年轻人主动选择并享受其中的一种生活状态。个人主义的兴起是这种选择的关键所在,人们学会了在个人利益和其他行动可能造成的不利之间进行权衡。在对伴侣和孩子负责任之前,最主要的义务是先对自己负责。

舒适、自由、不被关爱所牵绊都让单身者拥有了更多享受其他有趣、新鲜事物的机会。绝大多数单身者能够将时间用于健身、社交、参加艺术活动和公益活动。

via.《我无法恋爱的理由》

年轻的职场人深知雇佣关系的不确定性,每个人都必须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以建立自己的优势。同时,恋爱、结婚生子对于一个工资、待遇均不稳定的年轻人来说,可能会增加的住宅费和子女教育费都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在《单身社会》一书中,作者进一步肯定了经济独立的单身女性独处的重要性。 女性地位的提升对于单身的选择至关重要,女性拥有受教育和就业的权利意味着她们能够独立思考并实现财政自主权,摆脱家庭的束缚。

单身女性需要的是一间属于自己的公寓,哪怕那只是车库上方的一小间屋子。独自居住的好处不胜枚举,单身女性因而有了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来避开来自家庭朋友的社会压力,并充分发展自我。她可以工作到深夜,而不用担心其他人的想法,她可以有时间阅读以丰富内心,她可以观察自身,自省以改变自己的外表形象。最重要的是,她的隐私得到了保障,并可以更自由地体验冒险和释放欲望的生活。

独居生活有助于人们追寻神圣的现代价值——个人的自由、对自身权力的掌控以及自我实现,这些都是自我们青春期起直到生命终结,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价值。

现在,大城市中青年人的独居生活方式愈加盛行,但这种生活方式仍然逃不出周围人的误解和批判。独居+单身更是“罪加一等”,不仅年年都能遭受来自家长亲戚无止境的催婚,更有社会之中所谓“单身狗”的人格嘲笑。

大部分人仍然认为婚姻和亲密的关系能够带来安全感,他们比单身者本人还要忧虑单身的状况,不理解的眼光和无限度的逼婚常常让单身者难堪。

单身者还要应对独居生活的种种挑战,尤其是孤独感。到了老年之后,年迈为独居者带来的问题更加充满悲情色彩。空虚的退休生活,疾病和健康问题……

via.《无缘社会》

很多人为了避免悲惨的老年生活,开始努力尝试去努力去维系地缘、血缘和社缘。但事实上,维系这些关系不是通过些许努力就可以做到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要以矮化和牺牲个人价值观作为代价。

扪心自问,如果现在选择结婚或者拥有一段亲密关系,会不会过得更开心,老年生活会不会更有保障?

答案并不完全肯定。

步入婚姻生活的确是有益处的。当婚姻生活顺利的时候,伴侣之间那些微小但亲密的关系都是无价的,陪伴、交谈、分享都让人的情感有所依托,心理上得到安慰。两个人的经济优势也远大于一个人,人们可以享受更高的生活质量,对老年生活有更强的安全感。

via.《今生是第一次》

但当代的家庭关系是非常脆弱的。中国的离婚率在不断增高,最新数据显示,1987-2020 年,我国离婚登记对数从 58 万对攀升至 373 万对。1987-2019 年粗离婚率从 0.5‰ 攀升至 3.4‰ ,感情不和(77.5%)、家庭暴力(14.9%)为主要原因。在不和谐的婚姻里,人们会感受到痛苦和孤独的程度不见得会低于单身者孤独的程度。

由此也可以推断出“养儿防老”这种观念是有多么的不靠谱。

在现代社会的结构下,独居已经成为相对广泛的生活趋势之一,特别是在飞飞这件事情之后,也有越来越多的独居人士将自己独居被困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独居的确有特定的风险存在,但无论准备多么万全,生活总是能在出其不意之间打得我们措手不及。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保证自己的安全,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照顾的技能,与外界保持稳定的联系并了解如何在身体不适的时候及时让外界知道。正视和尊重自己以及他人的生活习惯,无论选择哪种生活方式,都是有意义的。

via.《家庭的形式》

参考资料:

1. 被困浴室30小时女生自述独居生活:尽可能考虑所有安全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

2. 中国婚姻报告2021:中国人结婚少了、结婚晚了、离婚多了 新浪财经

3. 《单身社会》作者: (美) 克里南伯格 译者: 沈开喜

4. 当代空巢青年的100种死法 健康界

今日话题

你如何看待现在独居青年的生活?

在下方留言区告诉我吧!

本期编辑 - 壮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