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百姓需求,前瞻性创新转化成果在协和集中展示

极目新闻通讯员 彭锦弦 袁姣 赵炯

可生长的新型细胞化心脏瓣膜替代物,静脉血栓分子诊断体系,安全止血、无缝黏合的新型丝胶组织黏合剂……11月21日,一批具有前瞻性、贴近人民群众需求的科研转化成果在首届协和医院科技创新转化大赛上集中亮相。

湖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东梅、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高亮、华中科技大学医疗装备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熊蔡华、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协和医院院长夏家红出席,协和医院副院长金阳主持启动仪式。

cbc70470e491ad622af9807547209d4.jpg

首届协和医院科技创新转化大赛启动,协和医院院长夏家红宣布大赛开始

自2024年9月启动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以来,医院经过各项目负责人自主申报、形式审查、专家现场书面评审等环节,最终遴选出41个创新转化项目进入本次大赛,集中展示成果,并接受专家和投资者的评审。其中多个项目曾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各项研究转化在提升操作精度、降低操作难度上铆足功夫。现场,多条机械臂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它们稳定地与医生协同进行手术操作,配合多模影像精准切除肿瘤病灶。据该项目牵头人、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章小平教授介绍,该CT-三维超声融合的穿刺手术机器人项目,突破了多臂机器人结构设计、路径规划与导引等难点,针对泌尿系肿瘤研发新型多爪柔性穿刺针,支持低创活检、多点取样和精准适型肿瘤消融。有望成为国产医疗器械的标杆产品,推动高端医疗设备全国产化发展。

5ba3d00d411e1eba4d1ce98ae24bb40.jpg

首届协和医院科技创新转化大赛现场

如何让智慧服务患者,医疗贴近需求,这也是协和医生不竭的创新动能。“更智能、更精准、更便宜、更舒适。”协和医院创伤骨科主任、个性化智能动态矫形器研发牵头人刘国辉教授表示,团队针对衰老骨骼系统退变患者,与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研发了智能康复矫形器。该穿戴设备可语音唤醒、触摸控制,便于患者居家治疗。同时,创新植入肌电控制算法、痉挛保护程序,可根据患者的肌力情况智能调节、按需助力,让治疗更安全、便捷、有效。目前,该设备已完成2次革新,263例临床应用。

此次创新大赛吸引湖北省近20家科创企业单位及社会各界热切关注。这不仅是协和医院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次生动实践。

dca8f1678f51a9ff070756ad8f536d8.jpg

湖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东梅致辞

湖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东梅表示,协和医院作为全国知名的医疗机构,在科技创新的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次大赛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新探索,希望医院聚集优势,搭建创新成果孵化的平台,与各高校、企业一同解决临床技术难题。湖北省科技厅也将一如既往积极支持协和医院的科技创新工作,期待医院在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中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e5fbfc33c9282bfb5764372d8116b87.jpg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高亮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高亮指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供给侧。协和医院作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始终视创新如生命、把创新当使命,为促进学校医科发展、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来华中科技大学将继续发挥工科、理科、医科优势,以拓宽学科视角推动观念变革,进一步开展医工、医理的深度交叉融合,支持协和医院科研创新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华科力量。

a4de31f0bd668da8eb233b72d85d92c.jpg

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致辞

“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表示,协和医院以平台为载体、人才为支撑、机制为驱动,加强顶层设计,开展有组织的创新。目前,已建成近6万平方米的科研转化大楼;与龙头企业合作,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华科大、港科大等强势工科,成立医工交叉联合创新中心;打造十大交叉创新团队,出台成果转化“协和十条”,设立1000万成果转化基金等,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作为创新策源地,协和医院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揭榜挂帅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32项,连续12年中标国基金项目数过百,斩获国家科学技术奖9项,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84项,医院科技量值位列全国第5。2023年获得湖北省医疗领域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级科技进步奖获奖数位居全省医疗单位首位。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