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变局? || 快报

短短两年间,微信小程序呈现爆发性增长,仅在去年就创造出逾5000亿元的直接和间接商业价值,但也不避免

短短两年间,微信小程序呈现爆发性增长,仅在去年就创造出逾5000亿元的直接和间接商业价值,但也不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红利消退、存留量的挑战。随着百度、支付宝等入局小程序,微信小程序会发生怎样的变局?

本文由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原创并首发,作者:胡慧茵,编辑:陈涧,设计:甄开心,编辑助理:苏欣然

小程序的“生存”环境越发复杂,可是,流量和红利真的是小程序的本质吗?

1月9日,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pro的“微信之夜”上,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全面复盘了他构想的微信小程序。“小程序的使命是,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和回报。”张小龙表示,当初设计的小程序,是线下行业与顾客的连接器,与大多数投资者现在所关注的流量价值实际上并不等同。

成本低、且获取体验远超网页的小程序应用,确实承载着巨头们极大的野心。从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仅在2018年的一年间,小程序就创造了5000多亿的直接和间接商业价值,覆盖超过200个细分行业,交易金额增长超过6倍。

各个生活场景的创新小程序遍地开花,微信之外的百度、支付宝等玩家也纷纷入局,抢占小程序市场。巨头环伺,微信小程序会发生变化吗?

 “横空出世”的小程序

虽然诞生如平地惊雷,但小程序一直有着明晰的发展路径。

短短两年,小程序就迎来了高光。阿拉丁2018年上半年小程序白皮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有超过80%的一线基金进入小程序赛道,进场的投资基金的数额超过30亿元。这一数字在2017年,仅为7亿元。

与投资量成正比的,还有小程序的开发量。白皮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微信小程序的数量达到100万。有预测称,到2018年年底,小程序的数量将达到300万个。

小程序在短时间内水涨船高,最初还是由于它有着较低的获客成本。相比起动辄就要40-50M流量下载的APP,小程序就散落在微信群、公众号和朋友圈,在使用体验上会更为流畅。依靠社交的裂变效应,小程序不用投放广告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商家流量。

腾讯社交广告有关负责人Tommy在采访时也曾说明小程序的优势,APP获取用户的成本是120-200元,而通过小程序获客就只需要50元。尽管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表示“小程序不是专门为电商准备的”,但其明显的成本优势,确实吸引了不少商家把小程序视作收割红利的利器。

小程序居高不下的“名气”,离不开腾讯的卖力宣传,连马化腾都为“乘车码”小程序四处站台。对小程序的宠爱,实际上是腾讯对其“用完即走”理念的认可。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 

早在2015年,业内就流传着张小龙要做一个叫“应用号”的东西。让人惊讶的是,向来低调的微信团队在尚未完成的情况下,率先在微信公开课上公开了尚未发布的微信小程序。对于微信的一反常态,张小龙表示,这是不给自己和团队留后路,“我觉得小程序是我们职业生涯中一个极大的挑战。” 

虽然小程序进展很慢,但张小龙始终认为,小程序就是未来必然的趋势。APP要下载安装,网页体验又太糟糕,张小龙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为用户提供一款全新的用完即走的产品,这就不难理解小程序“没有入口”、“不能推送消息”、“不能分享朋友圈”这样的特性。

小程序被使用者吐槽的“bug”,或许早已在张小龙的意料之中,他甚至自嘲:“在公开课上说要退出小程序这样一个服务的时候,我跟我们团队就坐在一起讨论,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看似不在意,实际上,张小龙的团队一直在努力“跑通”小程序。

从2017年1月开始,小程序陆续开放新应用,其中包括门店小程序、附近的小程序、小程序开发助手、内嵌网页、自定义组件、小游戏等100余项服务。

据统计,小程序平均一周半更新一次,共计有32种不同的功能。搭建好基础功能后,小程序将主要的精力聚焦在拓展各个线下生活场景。如生活服务领域的12306、南航、麦当劳,政务民生领域的公安、医疗和司法等,一时间,小程序在各种领域遍地开花。

 ▲微信小程序月活用户数已超过4亿。

除了渗透生活领域,张小龙想象当中的小程序,还应当是“关于创意”,并且能让产生创意的人体现价值的平台。

2017年12月28日,微信正式开放小游戏。此时,一款特别简单的小人发力跳跃游戏“跳一跳”让小程序真正红了起来。从2018年1月开始,小游戏在微信用户中广泛传播。在“跳一跳”等小游戏的拉动下,小程序日活用户大幅增长至2.7亿,主打轻量级应用的特点成为了小程序的一大优势。

曾一度被行业看衰的微信小程序,如今已迎来成熟期,还成功带动了上千万创业者加入。小程序的兴起,甚至带动不少互联网巨头布局小程序:2018年9月,支付宝成立小程序事业部,另一头的百度也宣布,两个月内的智能小程序月活过亿。

赛道越发拥挤,微信小程序开发者所拥有的流量和红利难免被削弱。微信小程序还能保住先发优势吗?

打响突围战

激烈的竞争之下,微信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将小程序“落地”。

张小龙在2019微信公开课pro上透露,业内有不少公司效仿微信做出小程序,有些代码的接口甚至与微信一样。另一方面,用户的留存率也是一个问题。

从2017年11月到2018年6月,虽然小程序的次日留存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由原来的13.2%上升至25.5%,但从用户使用习惯上看,日均使用时长在0-15分钟内的占了八成,使用频次还是处于低位。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小程序“去中心化”的功能设计再度引发争议。

  ▲微信小程序日均使用时长,图片来自智研咨询。

从一开始,小程序的定位就是“触手可及,用完即走”,用户不需要关注安装应用的数量,通过链接不同的生活场景,激活更大的用户群体。但是,由“去中心化”带来的后遗症却不少。在流量被头部APP牢牢把持的情况下,小程序的流量本就很有限,与此同时,微信并没有营销导流,导致小程序的存留率始终上不去。

自从百度、支付宝加入之后,各大应用平台流量争夺的“战局”越发胶着。以百度为例,明确宣布对小程序进行流量补贴和留存转化。有媒体报道称,除了百度,阿里、头条系小程序也都在采取中心化的流量分发。

“生存”空间受到挤占,张小龙却始终淡定,更勇于承认小程序的“不完美”:“小程序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说,只要看到小程序跟我们当时的初衷越来越接近,就是很好的信号。”他提到的“初衷”,其实是指小程序能让创造者体现的价值和回报。

微信对小程序的扶持,向来是采取较为克制的态度。2018年2月,微信曾对一批涉嫌违规的小程序进行封杀,部分月活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小程序被关停。

面对业界的争议,微信小程序团队回应称,不希望小程序最终变成营销推动,互相导流的平台,希望能用更克制的方式让生态变得健康。微信小程序始终坚持的“去中心化”模式,也是出于这个道理。

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pro上,张小龙做出了解释:“若不去中心化,腾讯垄断了头部几个小程序,就没有外部开发者什么事了。看起来腾讯可以短期获利,但生态也没有了,我们更看重的还是平台的健康。”

▲微信小程序为开发者赋能。

创建小程序之初,业界所关注的是小程序能否替代APP。但实际上,小程序与APP存在明显的区别。小程序能被系统统一检索到,可以直接搜索里面的内容,APP则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互相之间没有办法交换信息。

小程序团队在采访当中明确指出:“小程序替代不了APP,它将是微信生态上连接服务的一个载体。未来一年,微信将开放了APP分享小程序卡片到微信群的能力,实现小程序和APP的互通。”

微信建立起的生态,代表着“超级APP+小程序”的趋势。“每天有1亿人教我做产品。”伴随着自嘲,张小龙引领着微信团队走向变革。

微信小程序团队透露,接下来这一年,小程序将有两个大的动作:“利用社交评价,让小程序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对于找回问题,在小程序中设一个强提醒功能,保证小程序和用户之间的粘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