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建造学社及新世界中国联合主办、李翔宁策展的K11建筑艺术节“木构复兴”展及分展策展人左靖策划的“木之迷思”当代艺术分展在上海chi K11美术馆及购物中心空间呈现。
《新螺旋藻》 陈佳琪、王灏 2016
自从民国营造学社式微后,学界对传统木构的讨论往往基于学术层面的研究与探索,甚少见于创造。“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传统木构撑起了中国古代造物文明的大伞,也是上千年传统手工的集大成者。面对这传承千年的木构遗产,建造技术和建造产物都需要革新,以一种新生的姿态投入当代大众的生活。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览呈现了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联合建筑师王灏及建造学社近年来的木构研究与实践,勾连起从建筑到聚落、从营造技艺到工匠文化、从空间美学到生活方式的多个互相渗透的层面,并结合以“木”为主题的当代设计与艺术作品,展示出一种传统生活方式的新陈代谢的可能性。
建筑师 王灏
王灏的作品起于乡村,以大量木构件来搭建现代建筑,在国内实属少见。K11建筑艺术节“木构复兴”展览精选了近五年来王灏及建造学社最具代表性的木构实验作品。其中既有专门为本次展览创作的装置作品“七柱式”、“蝴蝶梁”与“泗水归堂”,也包括了自在谷建造学社基地、郁宅、潘村、小越馆、前童润舍、阳明博物馆等系列木构实践。
与此同时,展览呈现了王灏与建造学社在浙东地区的研究过程中所发掘、保存的诸多传统木作构件样品,以及基于传统木构技艺创新的“鹤嘴柱”、“新螺旋藻大厅”、“编木拱”等新木构构件。这些展出的作品,以一种有机结合的方式穿插于K11购物艺术中心中,形成了一个面向大众和城市开放的“共享式”展场,从而最大程度地呈现出当代木构与城市生活之间的紧密性。
《小越馆》 王灏设计团队 2016
在挑选展览的场地的前期,王灏曾有过顾虑,他希望以一种最自然的方式让大众接触到这个展览,“我们想要通过这个展与大众进行交流,把木结构所具备的泛文化的力量,带到大家面前,所以把这次的展览放在这里,不是美术馆,也不是专业的建筑博物馆。”
作为主参展人,王灏谈论了自己对于“木构复兴”主题展的理解,并对自展作品进行了解读。王灏希望以展览的形式去展现围绕木构而展开的全套的生活方式,在当代的语境下,做一个全新的演绎。与传统进行对话,不是从一个符号、或是纯技术的角度,“这种对话建立在气脉相通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的容貌相似。”
作为纯天然的材料,温润木材与身俱来具有一种亲近感,可与我们的皮肤直接接触。在五行中,人本属木性,从原始时代到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木头始终是人类最重要的伴侣。此外,木材有很多特性和功能,它带着天然的香味,有时更具有一定的药性。
螺旋木塔
当然,木头更曾代表了中国最高的工艺集成,在现代建筑侵入之前,大部分工艺都和造房子有关,而造房子大部分是用木头来建造的。“你可以想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大部分的物理遗产都与木结构有关,比如故宫或一些园林建筑。”王灏解释说,“它可以进行工业化发展,可以预制化,和我们当代的工业化进行无缝拼接。相较于钢筋和混凝土,木头更便于加工,便于成材,无需装饰,拿来即用,而且它自然生长,非常环保,生生不息,也寓意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王灏对木材的运用驾轻就熟,提及缘何对木材情有独钟,他想了想说,“木构是中国匠作系统存在的依据,中国的造物系统中倘若没有木头,就失去了意义。木构,作为是东亚文明最重要的象征,它的背后代表了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承载的是一种造物逻辑,有别于西方的造物逻辑。”
自在谷
比如,以安徽省黄山西南麓黟县西递镇峡谷之间的溪流、山林与农田景观为依傍的“自在谷,为亚洲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游牧者们营造一个崭新的居住与生产场域,一个当代的“桃花源”。通过“自在谷”的建造,王灏希望重建旅行、栖居、创作、研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与公共文化之间的互文关系,从而构建一种新的人文地理。
在王灏的木构世界里,“稻田、水渠、木构、竹林”这些传统元素组成了诗意的生活哲学, “一半室外,一半室内”的空间逻辑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将木结构融入设计即是对“匠造理念”的延续,对中国世界观及空间观的重申。
宁波保国寺
在芸芸木构建筑中,王灏最心仪的两个木构房屋都位于江南。一个是位于徽州呈坎村的宝纶阁,另一个则是宁波的保国寺。“这两个房屋诞生于不同的年代,前者是明代早期的产物,而保国寺则诞生于南宋,无论从技术、空间氛围来看,你都可以感受到超越建筑本身的价值,这两座房屋基本承载了江南地区木结构建筑的含义,也属于人类文明造物的最高境界。当你踱步于这两个木结构空间中,这种直观感受完全不亚于你在欧洲看到的圣索菲亚教堂,或是罗马的万神庙。更有意思的是,虽然它是中央建筑般的存在,但它却是入世的,除了在用料和工艺上更为讲究外,与周围的民居建筑几乎无异。” 王灏停顿了下,充满自信地说,“世界上所有民族中,木结构做得最出色的,我相信是我们中华民族。”
在王灏看来,木构并不存在古典与当代两元文明的划分,他认为,当我们利用新的材料和工艺达到古典建筑曾经到达的高度时,当代木构与传统木构就像两座山峰,可以进行对话,而不是当我们提到传统木结构就无比崇拜,“通过创新达到经典的高度,是我们创作新木结构的想法。”
《木构与生活》 左靖
在展览的“木构与生活”板块,当代“小木作”榫卯家具与碧山工销社“长效设计”理念下的生活器皿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木作文化下生活方式的闭环。
榫卯文化,是匠作文化的一种。在古代,人们不用一颗钉就能建起一座城,无论是建筑或是家具,全凭榫卯结构就可以做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连接合理,面面俱到。其工艺之精确,扣合之严密,间不容发,使人有天衣无缝之感。
一榫一卯,一凸一凹,一转一折,自有一套奇妙的自然体系,无需一针一钉,如克刚之柔,犹如太极,浑然天成。榫卯家具很神奇的地方在于,把它们做得足够好,每一个构件拆开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自身就是一个整体。千年过去,榫卯一直都在光阴长河里存在,而新中式,让榫卯在中国文化的活性重现。
对于榫卯未来的传承和创新,王灏似乎并不担忧,“其实,和木结构结缘的人特别多,匠作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的造物系统的代表,会一直延续下去,它是植根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一种基因,是农耕文明以来长年积累起来的信仰。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人们都极为推崇匠作、手作文化,只是它们的叫法不同,在亚洲,被称为榫卯文化,到了欧洲它变成了高级手工定制,但其核心却异曲同工。因此,在任何地方,有些人喜欢复古,有些人愿做守卫者,有些人则热爱探索,人的多样性导致了榫卯文化不会被后人遗忘,总有一些人愿意不计报酬,出于内心去维护它。在中国,榫卯文化可以当代化,比如,与我们的古宅、古村落的拯救计划紧密结合在一起。”
王灏心目中的“建筑”,它不服务于你的现状,它应该服务于一种永恒性的东西,它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也可能是一种传统,更可能是一种习俗。“建筑师的作品看多了,很容易看出他们坚持什么东西。”王灏说,“建筑就是露体、色相的东西,能看到颜色、形式以及各种各样的材料,但是,它背后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会表达出某一种状态,每个人都能看到,它可能是清高,可能是对社会有一种批判,也可能是保持某种繁荣。而如何营造出东方哲学上才有的诗意,这是木结构建筑所具备的潜力。”
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人居环境,关于木结构的未来,王灏认为,一定会成为主流,“根据整个泛文化的复兴,人们选择木结构,原因在于它是一个更高级的消费行为,它背后需要一个更加庞大的工业支撑,就像我们今天所谈及高级手工定制,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考古热潮,会形成一定的主流,木结构永远是高消费的行为。消费端决定生产端和设计端,作为前瞻性设计师,可以预想发展趋势,最终做出符合年轻人审美的产品。”
以下是福布斯中国与王灏的部分对话:
福布斯中国:您如何看待“新木构”之于当代建筑的意义?
王灏:在欧洲没有“新”的概念,因为欧洲的木构产业一直在发展,它们更多的不是去强调“榫卯关系”,而是诗意的建造,强调架构系统的适当介入,它是基于力学更客观的设计,基于材料本身性能,这是很重要的思想。任何当代的事物之所以能称之为“当代”,一定是有理性的基础,又有工业化的可能性和机器的介入。在现代建筑学的范畴内,新木构更多的是把中国传统的架构系统改造成一个当代建筑学能够接纳的思想,这就是我们做的意义,它形成多元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支,而不是大家只知道的某个建筑师,却不知道中国的建筑的精髓所在。
这个世界有趣的地方在于,再小的思想,只要是有价值的,它就是与众不同的。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地域的、地方意识的觉醒,或者地方文化的觉醒,最后形成灿若星河的构成,这是人类的未来。同时,新木结构的建造方式会形成世界建造文明里非常重要的补充,也是我们传统中国匠作文化对当代世界的共性。
福布斯中国:木头被运用到现代建筑中,遇到最大的挑战是?
王灏:当木材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后,它在国内遇到最大的挑战在于——造价,目前我们国家配置木材的资源均是全球配置,较好的木材主要来自于加拿大、北欧、非洲等地区,我国的江南地区虽然也产木材,但主要以松木、杉木、樟木、榉木等小木类木材为主,而那些建筑类的大型木材只有在森林里才能找到,所以中国目前成为全球最大的木材进口商,主要在建造寺庙、复古建筑上的耗材量巨大。目前,我们正在试图去恢复木材生加工的庞大产业链,真正解决木材和技术需求问题。或许过20年,你会发现我们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木结构房屋。
福布斯中国:何为“建筑的灵魂”?
王灏:在考虑建筑灵魂的时候,我们心中也有一个“穴”。会考虑房子在都市里面、村落里面它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它要表达怎样的立场,或者房子与房子之间形成哪些重要的串联。可以这么想,如果把自己的一些作品梳理起来,它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如果把这十个东西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村,你不会觉得这些东西是参差不齐的奇花异草,反而相互之间都有关系。
这就形成了一个系列,这个系列它还在不停的变化,但是如果把所有东西收集在一起,能看得出它整体的和谐。比如说十年前的A房子、五年前的B房子和现在做的C房子,三套房子放在一起,会发现空间方面有一些想法的变化,但是骨子里面一定有一个在现实中一直坚持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灵魂,不是一个房子决定的,是一系列房子整体的呈现。”
福布斯中国:可以为我们描述您心目中“未来的建筑”的模样吗?
王灏:未来建筑我们真正要关注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环境,大量集群性的集合住宅不会是未来的建筑。人类的未来一定是又回到初始的人口密度,居住的空间一定是与自然联通的,是可呼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