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揭明玥)12日,北京首届“低碳小达人”绿色校园宣传大使名单正式公布,共30名学生代表脱颖而出。
刚刚过去的周末,北京首届“低碳小达人”绿色校园宣传大使招募活动举行了最终面试,来自西城、东城、海淀、朝阳、通州等全市多所学校50名中小学生,用视频、绘本、手工作品等各种形式,阐释了他们对节能环保的理解,展现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本次招募活动由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主办、新京报社承办,旨在进一步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低碳生活“秀”出来 小学生用废纸箱还原南湖红船
11日,新京报记者在面试现场看到,50名学生被分成5组,每组10人进行面试,每场面试时长约1个小时,以主题演讲、现场问答等方式进行,全方位考察了学生节能环保专业知识的积累、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整个面试宛如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秀场”。演讲中,他们用视频记录在瑞典如何进行废品回收,设计问卷调查探讨全班同学参与低碳生活的现状和问题,创作绘本唤醒更多人的节约环保意识……
“这支铅笔外面是用废纸做的,顶端可分解的黑色胶囊里装的花朵种子,铅笔使用完后,就能将胶囊埋在土里等待花开。”面试中,北京体育馆路小学四年级学生李婧彤带来了一款“种子铅笔”。
李婧彤告诉记者,她妈妈在一家大型环保公司上班,这是妈妈公司还未面市的一款环保产品,她觉得有创意,不仅能激励学生将每根铅笔用完,而且种植花草也是在保护地球。“我想借此告诉大家‘保护地球、人人有责’不是一句空话,而在于生活的点滴积累。”
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五年级学生秦健博有一个外号叫“魔法师”,因为他最擅长变废为宝。他用瓦楞纸箱给乐高搭建停车场,用树枝给小鸟做窝,用矿泉水瓶做笔筒……为了参加这次面试,秦健博耗时半个多月用废旧纸盒做了一艘南湖红船,从造型到涂色每个步骤都由自己独立完成。
海淀区上地实验小学学生何程程用亲身经历分享了瑞典的PANT塑料瓶回收计划,展示了她在国外和国内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小学部学生范沐晨带来了关于北极熊的绘本、用了数年的书包,说明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北京学校学生朱紫墨以她在学校做过的问卷调查,脱稿展现了节能环保的紧迫性,以及她和家人是如何节水节电节气的。
以活动为媒介 培育一批“低碳小达人”为地球“减负”
第二轮面试中,评委现场提出“请同学们讲述下在学校参加了哪些低碳宣传或实践活动”。记者看到,参加面试的学生们举手相当踊跃。有的说学校会组织他们种植花草,为地球增绿;有的说科学课上老师经常讲授与节能环保有关的专业知识;有的说学校会策划一些比赛,让大家比拼如何进行废物利用;有的说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进社区宣讲垃圾分类……
作为面试评委,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宣传培训部部长、《节能与环保》杂志社副主编武德俊表示:虽然这是北京第一次举行“低碳小达人”绿色校园宣传大使招募,但他在现场收获了不少“惊喜”:孩子们对节能环保的热情颇高,知识储备出乎意料之外,表现形式也十分丰富。为了参加这次活动,孩子们准备得都非常充分,有的进行了数据分析,有的开展了问卷调查,这些都让他对活动的下一步发展更加有信心。
武德俊说,主办这次活动,不仅为了培养一批“低碳小达人”,更希望借此将节能环保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里,让他们影响更多人。从国家层面来说,我国已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参加此次活动的孩子们,到2030年有的将进入大学,有的将成为社会中坚力量,“期待着这些孩子未来能成为专业的低碳达人,带领周围的人一起为地球‘减负’”。
据了解,招募活动自6月11日启动以来,通过海选、宣讲等形式,影响了北京上万名学生及其家庭。“通关”的30名优秀学生将于8月上旬参加由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与新京报共同组织的低碳节能暑期研学,不仅可学到节能环保的专业知识,参加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演讲等技能培训,还会实地探访节能企业和可再生能源基地,成为初阶的“低碳小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