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渐近,夏虫正在沉默,你可曾近距离看过虫儿们的微观世界?
上海自然博物馆正在展出“夜听虫吟”,不仅有放大100倍的小虫子图片,还能听到每一种小虫的鸣声。谁又是“虫中歌王”?“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带你走进图、文、声,三合一的科普展览。
深秋渐近,夏虫正在沉默,你可曾近距离看过虫儿们的微观世界?
上海自然博物馆正在展出“夜听虫吟”,不仅有放大100倍的小虫子图片,还能听到每一种小虫的鸣声。谁又是“虫中歌王”?“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带你走进图、文、声,三合一的科普展览。
虫鸣合唱 音频来源:上海世博会博物馆 袁稷 在上海最近的两场“沉浸式”展览,却是截然不同的观感。
teamLab在上海的“无界美术馆”,即将于11月5日在黄浦滨江正式开馆。
日本的teamLab将“无界美术馆”从东京带到上海,50多件作品,科技可以模拟自然万象。技术固然华美,却难敌真实之万一,试图做到到极致的电光效果,恰恰成了teamLab的“界限”。这份人造美,最大的问题是少了些自由自在的呼吸感。于是,一边观展,一边想跑回大自然,看饱和度没有这么高的真风景。
捎带一句,无界美术馆展厅内,数量很有限的出口指示灯,几乎淹没进五光十色。问两三位工作人员,也说不清出口方向,于是兜兜转转,倒也看遍各个小展厅。不免担心,一旦发生意外,例如火险,观众能否迅速安全离场?
中秋节前,外滩老码头滨江步道的芦苇丛中,偶闻一声虫鸣,清亮清亮的。只可惜,夜太黑,虫太小,看不见。再走近,吓跑了。
几天前,得知上海自然博物馆开放了临时展览“夜听虫吟”,说“夏日在草丛间欢唱的鸣虫们,逐渐从这个世界销声匿迹。也许整个夏天过去,你也并没有注意过它们。”
不,注意到了,只是一直不了解它们。所以决定带上心中好奇,走进“夜听虫吟”。
“夜听虫吟”展览海报
小而美,是对展厅的第一印象。十来块展板上,是放大了100倍的蟋蟀、螽斯和蝉。扫一扫展板二维码,对应的每款小虫,便在耳边浅唱低吟起来。
梨片蟋的鸣声婉转动听,这些多栖息在树上的虫儿,声如“瞿——瞿瞿瞿,瞿——瞿瞿瞿”。
梨片蟋
鼓翅鸣螽,俗名“姐儿”、“吉尔”,体型娟秀,通体绿色,虽不能飞翔,但足强健而粗壮,能跳跃,经常待在高长的草茎上,不分昼夜地爬动着鸣叫,气温越高,它鸣得越欢。
鼓翅鸣螽
日本钟蟋
在各式的“虫儿鸣”中,双带金蛉蟋的鸣声特别悦耳,难怪科学家夸它“是一种受人喜爱的鸣虫”。双带金蛉蟋是典型的小型蟋蟀,体色一般为黄色,雄虫具有明显的发音器。
双带金蛉蟋
生物学家将不同小虫的“野外采声容易度”,分为1星到5星。回想浦江边芦苇丛里那个不知是何模样的小家伙,也和双带金蛉蟋一样,是很容易的1星吧。只不过,从耳闻到耳闻目睹,多亏这场科普展览。
展览现场
在一间“小黑屋”里,3D空间音频技术和40只音响,再现了藏在城市夜晚的鸣虫世界。闭起眼睛,或坐或立,你就能感受到细雨从头顶落下,蟋蟀从你的左边跳到了右边。
这些声音来自全国各地,上海、云南、武汉、南昌、黄山、南京、无锡、宁波、杭州、香港……不同地区的小虫子们以另一种方式聚集在了《斗蟋先生的晚8点》里。
《斗蟋先生的晚8点》,3D沉浸式声音剧场
3D沉浸式声音剧场内
“小黑屋”外墙上,有“斗蟋先生”的“家谱”:日本纺织娘、窄翅纺织娘、日本条螽、镰尾露螽、悦鸣草螽、中华草螽等等,同时一一配了图片。走出“小黑屋”,依然叫人回味。
摄影作者:袁稷(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创新工作室);标本作者:余之舟(之舟应玉工作室)
拍下这些小家伙,很不容易。首先,对于肖像照上的每一只虫子,标本制作师需要花费3-4个小时剔除身体里的软组织、抚平触角上的毛,清洁翅膀上的灰尘等等。接下来的4-5天里,再重复不断地去修正它的姿势,直到定型定色。
第二步,使用全景深亿万像素藏品采集技术,获取它们的“肖像照”,每一张拍摄都经历几百次快门,共历时13天。
“夜听虫吟”作品的拍摄方法是
“全景深显微摄影”
,这是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创新工作室针对微型藏品数字化图像采集工作运用的技术手段。这项技术尤其适合对微型、小型拍摄物(藏品、微雕、昆虫、琥珀等)进行过亿像素数字采集。
全景深显微摄影技术下的虫子细节图
相比各种大身量的展览,“夜听虫吟”可谓小巧玲珑,20多分钟已够细细观赏。在展览尾声的一面留言墙上,有一张字条或许道出不少观众的心声——“我爱小虫子”。
夜听虫吟
地点:上海自然博物馆B1临展厅
展期:10月18日—11月10日(周一闭馆)
(“夜听虫吟”展览图源:上海自然博物馆与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创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