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亚热带的岭南风情,广州百年骑楼

在广州的老街道中,街道两旁伫立着一排一排的“老街坊”,

这些老街坊历经百年的风雨,

迎接着一代一代到此的人们,为他们遮风避雨。

这些老街坊深受广府人民的爱戴,

但回头一看,

这些老街坊却已因岁月洗尽铅华。

这些老街坊便是广州最具特色的的近代建筑之一骑楼。

在广州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

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

把人逼入绝境的死亡三号线,

还有将人压得喘不过气的生活节奏。

但在繁华的广州背后,

有一群“老街坊”

却因时代的变迁

逐渐地被

遗忘,

冷漠。

他们便是广州骑楼。

欧风美雨与岭南风情的碰撞

骑楼在广州出现的时间还不算长,为什么骑楼式建筑会深受岭南,

广州人民的爱戴呢?这当然离不开骑楼在房屋设计上的的高明之处。

骑楼传入广州,这其中的渊源主要是清政府时期一口通商的广州“十三行”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广州作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城市。广州很多方面都深受外面文化输入的影响。骑楼则是鸦片战争后返乡的华侨带来了南洋特有的风情建筑。

其中骑楼能在广州“存活”,

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实用性。

广州骑楼主要有两种用途。

楼下用于“商业”

楼上用于居住

形成了独特的商住两用

的市井文化。

广州骑楼的结构共分三段:下段为约宽为4米的走廊列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口或山花;

沿街的一面在各层窗台以下的墙面或檐口窗楣处大多都有丰富的装饰花纹或浅浮雕。

依建筑风格,广州骑楼又可以分为西关骑楼和东山骑楼两个流派。

西关骑楼是早期骑楼的代表,外观主要采取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山花和楼身的设计大多直接具有古罗马的装饰特征,

如罗马柱、卷曲花纹等,但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比如墙体多是中式清水砖材料。

其中最具中式建筑特色的是在西关大屋中常见的满洲窗———由一块块细小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方形窗。顶部的山花挑檐也做成中国特色的柔和的拱形顶。

东山骑楼形成的年代比西关骑楼略晚,更趋于现代化,也更加简洁。

比如说罗马柱变为简单的方柱、圆柱,细石米墙代替了清水砖墙,几何图案增多等等。

山花挑檐是东山骑楼最为独特之处,在正面墙挑出拱形雨篷,美观而且实用。

广州骑楼发展的契机

在1912年颁布的《广东省警察厅现行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细则》第14条有规定:“凡堤岸及各马路建造铺屋,均应在自置私地内留宽八(英)尺建造有脚骑楼,以利交通。”这是“骑楼”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献上,1921年,广州市政府公布《广州市促进马路两旁空地骑楼地建筑规程》,进一步规定修筑马路时必须预留空地给两旁兴建骑楼时使用。于是骑楼像雨后春笋般一发不可收拾。

短10年间,广州市建成了近40公里长的骑楼街,这些骑楼建筑的范围是北至德宣路(今东风路),西至龙津路,南至河南同福路,东至东华东路,最密集的骑楼建在今天中山路以南、越秀路以西以前被称之为“老城”的地方,这一带的骑楼街长度是25500米,占全市骑楼街的六成以上。当时羊城街道两旁,一幢幢“长了脚”的房子架在半空,特别是骑楼的商业空间,被房地产商充分利用,下铺上居,前铺后居,骑楼建筑,好睇好用,风行一时,成了广州城市街景的显著特色。

由于骑楼迎来了发展的契机,每条商业街形成了延绵数百米的风雨长廊,这个风雨廊极大的方便了商家和游客,深受大家的喜爱。

介绍广州骑楼

广州有不少标志性的骑楼景点

还有一德路

的哥特式建筑

石室圣心大教堂

废话不多说上图!!!!

广州骑楼的落没

1932年的《广州市修订取缔建筑章程》,专门公布了市内不准建骑楼之马路名单,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广州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不断扩张,交通量大大增加,老城区面临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这一时期广州基本没有兴建新的完整的骑楼街,而是在一些原有骑楼街的更新改造过程中拆除旧骑楼,建设新骑楼。但由于不是整条街道实施整体改造,在一些路段形成了新老骑楼交错并列的景象。

虽然,骑楼面对了种种危机,但是,大多数广州市民对能遮风避雨的骑楼依旧拥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骑楼建筑依旧是老广州不变的味道。

感谢你的阅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