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鱼还是外来物种?邕江里数量很多的“红眼草鱼”,力气极大

每当洪水过后,江河里总是出现许多平日罕见的大鱼、奇鱼。

比如近日在广西南宁邕江边,许多人钓到一种“眼睛血红”的大草鱼,体型惊人、力气极大.......

这是草鱼吗?

鱼身呈梭型,鱼头相对鱼身较窄,这是典型的草鱼特征,但这种鱼的鱼眼、鱼尾却呈现少见的“鲜艳红色”。

其实,这是一种邕江里的“资深”外来物种——麦瑞加拉鲮,因其入侵邕江的“历史悠久”,不少人甚至已将其当成本土鱼。

麦鲮在邕江里的历史已超30年

麦鲮最早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开展养殖,其养殖产业在2005年前后达到顶峰,西南的乌江、万峰湖、红水河等水域都曾有不小的麦鲮鱼养殖规模。

然而,因为麦鲮鱼肉质散淡,细刺多的缺点,近些年慢慢被叉尾鮰、巴沙鱼、江团等优质养殖水产所淘汰......

新鲜的鲮鱼肉质“不太行”,大都用于罐头、鱼丸制作

虽然麦鲮在养殖业里的“风光不再”,但在广西等地的自然水域里,生长迅速、体型矫健的麦鲮鱼却“风生水起”。

“这个鱼(麦鲮)多的很,经常能钓到,而且(只要钓到)都很大,力气更是不得了”

南宁钓鱼人陈师傅介绍说,麦鲮鱼在邕江里已经成为一种“常规鱼种”,因此不少人都以为它是“本土鱼”.....

麦鲮鱼在邕江里的入侵、生存演化历程,是我国近代外来物种入侵的一个缩影。

另外,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是:麦鲮鱼的繁殖能力非常惊人,一组麦鲮鱼一年能产下16万枚卵,且孵化率很高。

也就是说,在理想环境下,一组麦鲮鱼一年能繁殖出数万条鱼苗来——这个数字是本土鲤鱼的二三十倍。

以这种繁殖能力,按道理麦鲮鱼早已经在邕江里泛滥成灾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麦鲮鱼在邕江里的数量远少于罗非鱼等“后来者”......

麦鲮鱼并未“泛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一方面,以上的繁殖数字是建立在“理想环境下”,但是在近几年的“邕江大治理”之前,邕江的水域环境因为过度开发、滥捕,实在堪忧。

——麦鲮鱼未在邕江里泛滥成灾,一定程度也可从侧面反映,曾经邕江里水族整体生存环境之严峻。

(当然,随着生态保护工作的推进,如今邕江水质已有了很大的改善。)

另一方面,麦鲮鱼没有“泛滥”的原因,也是因数量惊人麦鲮鱼苗,正好是鳜鱼、军鱼、翘嘴鱼等邕江掠食鱼的上佳饵鱼。

鲮鱼幼鱼,是鳜鱼等掠食鱼的主要饵料鱼之一

因此,虽然每两条健康的麦鲮,一年就要产下如此数量的鱼籽,但最后能“成年”的,只要少数幸运儿。

而在养殖业里,如今鲮鱼养殖,已沦为鳜鱼、鲈鱼等肉食鱼养殖的饵料来源......

可能从这个角度看,“鲮鱼的入侵”看来非常失败,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外来物种已在我国江河里生根发芽,其种群在世界地图上已得到扩展,或许若干年后,它们会彻底成为一种本土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