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和地震勘探是石油勘探的常见方法。在这两种勘探过程中,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从业人员要通过什么措施来削减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业健康的伤害呢?
一、石油地质勘探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石油地质勘探是利用地质资料寻找油气田基本方法,它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地面地质的观察和研究;井下地质的观察和研究;实验室的测定和研究;以及航空、卫星照片的地质解释等。
石油地质勘探是石油开采业的先期工作,其目的不是直接发现石油,而是査清地层和构造的数据,经过正确的地质解释制定出成功的钻井计划。
属于石油野外流动作业,具有流动分散,独立作战,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受地区气候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地理条件一般分为平原地区、沙漠地区、草原地区、森林地区、山区、水域、沼泽地带、高原地区等。
地面地质:地质人员在野外勘察取得倾角和走向,并绘制成图幅。把这些倾角和走向标在平面图上,画上地物地貌以及工区所有的井、油藏和水系。地质人员根据这种信息及合理地质假设做出一种解释。
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高温、低温、高湿、低湿、高压、低压、紫外线、风沙等不良气象条件。
削减措施:
1、使用防暑降温、保暖御寒、防紫外线眼镜、防风沙服装等个人防护用品;
2、沙漠地区作业重点要防沙尘暴、防迷路,另外,沙漠地区一般地下水氟含量较高,不能直接饮用;
3、草原地区作业重点要加强对有毒昆虫、蚊虫、植物的防护;
4、森林地区作业要加强对毒蛇、毒虫以及各类传染病、皮肤病的防护;
5、水上以及沼泽地区作业要加强防潮;
6、高原地区作业要加强身体锻炼,加强对缺氧引起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二、石油地震勘探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地震勘探属于地球物理法,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原理,利用电子学和信息论等领域的新技术,采用人工方法引起地壳振动,如利用炸药爆炸产生人工地震。再用精密仪器记录下爆炸后地面上各点的震动情况,把记录下来的资料经过处理、解释。推断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目前,地震勘探是石油勘探中一种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方法。
野外地震勘探主要由各种车辆的司机、危险品保管员、测量员、钻井工、爆炸工、震源工、放线工、仪器操作员、解释员及维修工等工种参与施工。石油地震作业工人和地质作业人员一样,常年于野外地区施工。除了不良气象条件之外,爆破时还要受到噪声、炸药等有害因素影响。
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高温、低温、高压、低压、紫外线、高湿、低湿、风沙等不良气象条件。
削减措施:
1、做好出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搞好技术练兵,反事故演习,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制定好长途搬迁方案,确保安全搬迁;
2、出工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培训,并进行防疫注射;
3、对施工地区的气候、自然环境、地理条件要进行全面调査了解,对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要逐项制定针对性的防范监控措施;
4、现场职业危害防护以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为主,如防暑降温、保暖御寒、防紫外线眼镜、防噪声耳塞、耳罩等。
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及需要,请咨询:中国职业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