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达药业接待123家机构调研,包括AZInvestment 安中投资、KIM 韩国投信、Manulife 宏利等

2025年4月18日,贝达药业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18日接待AZInvestment 安中投资、KIM 韩国投信、Manulife 宏利、Open Do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百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123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贝达药业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7人,为资深副总裁、首席运营官万江,研发总裁、首席医学官毛力,董事长助理丁师哲,行政总裁童佳,副总裁、首席财务官范建勋,副总裁、肿瘤事业部总经理史赫娜,董事会秘书吴灵犀。调研接待地点为电话会议。

据了解,2025 年 4 月 18 日,贝达药业联合多家证券召开 2024 年年度报告业绩发布电话交流会。2024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等有增长,多款新药上市销售,在肺癌等领域布局多款药物,部分药品在国际市场有新进展,且将完善市场推广策略。

据了解,公司在创新研发方面,2024 年全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多个自研和在研项目顺利推进,坚持学术引导的推广策略。在战略合作方面,过去几年引进多款新药丰富研发管线,2024 年某些合作项目临床试验取得成果,还将继续落实相关策略。

据了解,公司围绕新药产业等开展创新生态圈构建工作,通过多种方式与优质潜力企业达成合作,如与禾元生物就白蛋白注射液商业化合作,投资瑞普晨创合作开发干细胞治疗业务等,进一步丰富产品管线。

调研详情如下:

2025年4月18日,公司联合华创证券、海通证券、西南证券、天风证券、西部证券、国联民生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及东吴证券召开了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发布电话交流会,公司管理层就2024年度公司经营管理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了坦诚的交流与沟通,具体内容如下:

一、公司经营及市场销售情况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9,195.0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74%,归母净利润40,256.93万元,同比增长15.67%,扣非净利润40,983.41万元,同比增长55.92%。同时,公司加强经销商管理、信用管理,积极增加现金回笼,应收账款余额同比下降65.6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减少29天,继续保持0坏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117.22万元。

目前,公司已实现五款新药上市销售。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盐酸恩沙替尼胶囊(贝美纳)、甲磺酸贝福替尼(赛美纳)及伏罗尼布片(伏美纳)均属于国家医保目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生物类似物贝伐珠单抗(贝安汀)保留在国家医保乙类药品目录。在肺癌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领域,公司布局有一代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凯美纳、三代EGFR-TKI赛美纳,凯美纳不仅是目前术后辅助治疗唯一的一代EGFR-TKI,一线、二线、术后辅助全线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也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之一,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经济性和可及性优势明显。赛美纳突破三代EGFRTKI一线及二线治疗瓶颈,更长的PFS实现三代药物可替代治疗方案。贝美纳一线治疗适应症于2024年12月获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并获得美国NCCN(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指南推荐,这也是首个纳入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并获得优先推荐的中国原研创新药。2025年2月,贝美纳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上市申报程序也已正式启动,未来有望带来新的国际市场增量。贝安汀与安维汀具有生物等效性,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下,公司积极推进贝安汀商业化策略,依托完备的临床科研、市场推广梯队,加快推进贝安汀在全国的市场准入和临床应用,产品销量符合预期。

伏美纳是肾癌领域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中第一个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药物。根据其临床研究数据特点,公司已制定清晰的产品定位和推广策略,各地的准入工作也逐步展开,为公司营收带来新的增长动力。该药在眼科适应症领域的探索已经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潜力和商业价值,II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具有差异化治疗优势和安全性,未来境内外市场可期。

随着后续康美纳获批上市、禾元生物白蛋白项目商业化合作推进,公司将围绕七个产品持续完善市场推广和开发策略,加大对目标医院的开发力度。同时,将继续加强市场销售团队建设,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凝聚力;继续加大不同产品品牌建设,根据产品特色制定更精准的产品策略和市场计划,通过各项品牌活动的高效实施,提升品牌影响力;始终锚定高潜力省市高绩效、高贡献的要求,深入挖掘更大的市场潜能。

二、自主研发和临床研究

创新是贝达的根基和持续发展的动力,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71,717.7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4.80%。报告期内,公司集中资源,聚焦重点研发项目,自研项目乳腺癌新药BPI-16350(酒石酸泰瑞西利胶囊,商品名:康美纳?)药品注册申请已获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相关审评审批工作正在进行中;贝美纳术后辅助、MCLA-129、BPI-371153、BPI-452080、CFT8919等在研项目按计划推进临床研究;多款创新药IND申请获批(BPI-520105片、BPI-221351片、EYP-1901玻璃体内植入剂、CFT8919胶囊、BPI-452080片等)。

同时,公司坚持学术引导的推广策略,开展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研究,不断加强与临床肿瘤专家的合作,支持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深挖已上市产品的适应症拓展潜力,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三、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是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式。过去几年,围绕着研发管线与战略规划,公司与北京天广实、益方生物、EyePoint、C4Therapeutics,Inc.等达成合作,引进了贝安汀、赛美纳、EYP-1901、CFT8919等多款具有价值潜力的新药,丰富了公司研发管线。

2024年,公司与EyePoint合作开发的伏美纳眼科缓释制剂DURAVYU(EYP-1901)治疗wAMD的Ⅱ期临床试验达到所有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呈现了稳定的视力情况,并维持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EyePoint已主持推进Ⅱ期临床研究。同时,DURAVYU治疗DME的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并取得积极结果,可在DME患者中显著改善视力和解剖结构,并具有更优的给药间隔;另外,EyePoint同步开展的DURAVYU治疗NPDR的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入组。截止目前,临床研究数据充分展示了伏美纳在眼科适应症治疗方向的潜力。

公司将继续落实项目引进和自主转让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结合产品布局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企业接洽合作,围绕癌症治疗前沿领域引进更多优质项目,积极拓展多元化治疗手段。另一方面将努力推进自主创新药海外权益的转让工作,借着贝美纳在美国获批上市并获得NCCN指南推荐的契机,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快商业化工作的推进。

四、医药创新生态圈

为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促进人才、项目、信息及资金的互动及交流,公司以贝达药业主体为核心,医药产业基金、梦工场为两翼,围绕新药产业、前沿科学、临床需求,以共建、共享、开放、共赢的理念开展创新生态圈的构建工作。目前公司已通过资金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与多个优质潜力企业达成合作。

2024年,公司与禾元生物签署协议,双方就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奥福民?)商业化达成合作,公司取得在约定区域经销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的独家权利。目前,奥福民上市申请已获NMPA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我国人血清白蛋白完全从血浆提取,因血浆短缺,60%以上供应依赖进口。奥福民获批上市后,对于关键医疗产品实现自主可控,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公司投资瑞普晨创并与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干细胞治疗业务,在人多能干细胞向胰岛细胞诱导分化技术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目前瑞普晨创核心产品RGB-5088胰岛细胞注射液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通过孵化、投资、赋能等多种方式,贝达与潜力企业已建立起不同深度的协作关系,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管线,共同构建开放、融合的医药创新生态圈,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让创新成果价值最大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