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具备制造一辆汽车的全部能力,但是华为不造车。华为的目标是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
在12月23日华为冬季旗舰发布会上,这一熟悉的开场白依旧没有缺席,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
3年内8次强调“不造车”,还曾引起股价集体跳水
自从成立智能汽车BU以来,关于华为造车的传闻此起彼伏,此次是华为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第8次对外宣称不会造车。
事实上,在步入2021年后,汽车产业业已迎来多重跨界进军汽车行业的浪潮。继百度等巨头之后,小米、华为、360等曾陆续在两个月内披露了自身的汽车业务新动态。从智能方案供应商到亲自造车,互联网巨头们无不积极参与汽车产业链,成为了一股新潮流。
虽然汽车产业资金投入大、生产周期长、技术挑战多,但互联网巨头在技术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这也成为了各大巨头争相涌入汽车行业的主要原因。
在进入汽车产业后,华为与小米两大巨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华为更倾向于为车企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小米未来则会直接造车并向销售汽车与各种应用服务。
换言之,华为和小米虽然都入局汽车产业,但是二者的赛道完全不同。小米由于技术研发能力相对略弱,最终决定制造整车,而好处是可以引入第三方技术,无需事必躬亲全部自行研发。而华为更倚重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与鸿蒙等系统的软实力。、
虽然不造车的战略华为强调过多次,但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和手机厂商进军造车之后,外界对于华为是否造车的疑惑也越来越多,更曾因为华为“不造车”的申明,引起汽车巨头股价集体跳水。
2021年5月24日,华为再次发布澄清声明表示:至今为止,华为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受此影响,汽车整车板块集体大跳水,北汽蓝谷、长安汽车等甚至出现跌停。
“不造车”的华为抢占智能汽车高地?
众所周知,在汽车新四化的浪潮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约而至,智能化正全面推动行业升级,由“智能”定义的造车2.0时代已经开启。业内普遍认为,在软件定义汽车、数据驱动汽车、智慧辅助汽车的新阶段,造车的竞争已成为智能化的竞争。
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预计,到2028年智能电动汽车销量将增加到3000万辆。中金公司也在研报中指出,如果说过去10年科技主线是“智能手机 移动互联网”,那未来10年将是“智能汽车 车联网”。
在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华为也致力于踏上智能汽车的变革之路。今年4月20日,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入驻华为旗舰店,通过华为全国的零售渠道网络进行销售,开创了消费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先河,华为也从而进入了帮助车企卖好车的全新阶段。
而对AITO 问界M5而言,其更是从前期规划、设计乃至后续的营销、售卖均由华为一手包办。根据规划,自12月23日起,新车将陆续在42个城市180家华为门店进行真车展示;自2022年1月20日起,陆续在118个城市、500家华为门店开启预约试驾及预定。
余承东表示:“华为聚焦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以三十多年的ICT技术、领先的智慧出行体验赋能汽车行业,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汽车,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AITO 问界M5作为华为持续创新与专业实力的最新见证,将会开启智慧出行新时代。”
但华为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在华为的规划中,汽车是重要的终端产品,更是Harmony OS需要迅速占领的高地。“我们希望这个智能座舱的用户体验能领先于全球所有的行业和厂商。”余承东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多次重申不造车,但华为却已于多家车企进行了合作,并在智能汽车产业链进行了深入布局。
在“2021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生态论坛”上,华为透露在智能汽车领域已发展了约300家合作伙伴,涉及四维图新、国科微、北斗星通以及长安、东风、上汽、广汽等上市公司,并有57家合作伙伴成为华为智能汽车领域的核心供应商。
而华为的投入还在继续。日前,华为方面指出,在新兴的智能汽车业务上,华为每年将投入10亿美金,这一数字相较年初实现了翻倍。可以看出,破局智能汽车领域,华为是认真的。华为的目标是在五年内将AITO品牌打造成全球新能源汽车的TOP3,这不仅意味着要其要在国内市场突出重围,也要在国际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上游新闻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