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罗德岛围攻战:人海战术虽重要,关键还得靠大炮

相信大家都对《亮剑》中,李云龙攻取平安县城的场面印象深刻,当时团长怒发冲冠、大吼三声开炮,用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夷平了城楼,在炸死山本一木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新婚之妻。不过,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之前独立团上下其实围攻了许久,一直都没能攻下坚固的平安县城,直到团长下令开炮,大伙才发现在绝对的口径面前,城墙就是纸糊的。

其实在历史上,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在真实的攻城战中,靠谱的攻城装备,比人海战术好用太多。1521年,奥斯曼帝国苏莱曼大帝攻克罗德岛的战役——第二次罗德岛围攻战,便非常深刻的诠释了这一点。

当时,奥斯曼军队的特点就是人多,其士兵鱼龙混杂,既有基督教徒、也有穆斯林,他们大多来自赤贫阶层,没有军饷,打仗却比谁都凶。原因很简单,大家都穷怕了,只想着第一个冲进城内掠夺战利品,这也导致他们的人海战术,令不少对手头疼不已,俗话说狠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群土耳其人就是为了钱不要命的。

只不过,他们这次围攻遇到的也是硬骨头,罗德城内主要守军是圣约翰骑士团,其中骑士311名、步兵500名,加上来自热那亚、威尼斯过来支援的水手,以及动员的当地男性居民,全部算下来一共大概有7000人。但就是这7000多人,却把10万训练有素的土耳其军队拖住了3个多月。

起初,土耳其人知道对手不好惹,便把人海战术改进了一下:在罗德城的城防炮火射程范围之外,挖掘平行壕沟,然后向着城门方向,边掘进边放置干扰骑士团步兵的拒马,说白了就是打地洞,一直挖到罗德城内,这也得亏了他们人多,不然还真没那么容易挖。

没想到的是,骑士团训练有素,大炮打得极为精准,当土耳其人刚挖到射程范围内,一下子便被铺天盖地的炮火打得叫苦不迭,即使他们人再多,前面的人刚被炸飞,后面的就拿着铲子上来挖,但也遭不住连绵不绝的炮火。这下他们的人海战术还没奏效,便开始有士兵开始怕死了,后来苏莱曼一世不得不亲自派遣对战队,用刀架在士兵的脖子上冲锋。

直到后来,土耳其人采用更加安全的地下坑道掘进方式,在躲避骑士团炮火的同时,也可以较为轻松地来到城墙脚下,从而安放炸药对城墙进行爆破。而在另一边,土耳其也祭出了自己的炮兵部队,其数量和质量都称得上是欧洲之冠:足以摧毁城墙的巨型青铜炮、专门用来破坏居民房屋的臼炮,以及对付城墙守军的小型火炮。

于是乎,咱们在开头提到的观点再一次得到了论证,面对土耳其人的脚下炸、头顶轰,罗德城城墙后来被敲开的缺口,已经能够让四十名土耳其骑兵并肩通过,人海战术也终于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圣约翰骑士团最终战无可战,只得在谈判中,接受了投降的命运。如今的罗德城已经成为了遗址,却总让人觉得他在诉说着那段血色的历史。

不过,比较起西方战争用大炮轰破城墙,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冷兵器时代,就有许多凝聚了古人智慧的实用攻城器械,比如投石机、云梯、攻城车等,其实战效果同样十分显著,在《率土之滨》中,我们便能够对攻城战,以及老祖宗们发明的攻城器械收获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率土之滨》的全新征服赛季版本——古代攻城战中,玩家可在攻守双方的角色间来回切换,并打造各式用途不一的器械及军事设施,在提升攻城战中攻防双方的博弈乐趣的同时,也为游戏的战场增添了一抹写实的厚重感,毕竟各式巨型攻城器械兵临城下,和单纯的数万人马兵临城下,对于守城方而言,心理压力是截然不同的。

其中,攻城器械有霹雳、武冲、垒巢、飞桥四种,守城设施则有望楼、床弩、铁壁三种,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用途和使用场景。霹雳就是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攻破袁绍的利器——巨型投石机,武冲则对应了攻城车,垒巢储存辎重、飞桥用以跨河。对于守方而言,望楼则是用于侦测敌情的侦察单位,床弩用于击杀城下之敌,铁壁的作用是提升城墙耐久度。

基于此,《率土之滨》中的攻防双方,对决不再是简单的人数、兵力的对抗,而需要更加合理的策略与战术。攻城方不必唯唯诺诺、畏缩不前,守城方也可重拳出击、提前御敌,这种更加还原真实战场情况的玩法,在提升游戏体验的同时,也会让玩家对攻城战的认知提升一个维度,而不是陷于影视作品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离谱英雄主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