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胃行㊁ | 壮族人最具仪式感的「壮王土司宴」如此壮观!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当一顿饭,被称为「壮王土司宴」,你再不能自我命名为「食客」或者「恰饭者」了,至少必须升格为「饕王」了!

是的,我们赴百色群组F1在告别广西前,集体犯下「饕天嘴行」,享受一次当地民族的盛宴。

你不能把这种宴简单定义为「簸箕菜」,因为这是一种文化,带有浓郁的上菜仪式,非常有隆重感。

「壮王土司宴」来自大新1300多年的土司文化,在土司年代是地位的象征,简单来说就是壮王「御膳」——汇集众多甜酸苦辣特色美食,将壮乡山水豆腐、珍珠鸭、五彩糯米饭、越南春卷、酸菜鱼等10多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置于一个大铜盘之中,开宴时壮族人一边敲锣吆喝,一边将铜盘抬入席中。

我们这次吃的,是山水环保型的,仪式当然是戏剧化的,而被捧上天的大盘子也只是竹编的簸箕的。所以严格意义上,你有权利命名他「农家菜」。

有青山绿水型的豆腐,有鸡汤,有花生,有玉米,有当地的切糕。更有我吃了一块想夹第二块被邻居假装没看见的「封猪脚」。

当大家把位于盘子核心垫着鱼的粉条,南北饕王在「这是粉还是麵」的争论中,一筷一筷送进嘴里的时候,老同志金心异提醒众「王」,鱼才是这顿宴的重中之重。

原来,当前的「壮王土司宴」的核心菜出自名仕河五斤以上的黑鯇鱼,但很遗憾粉吃完了,鱼还没有被翻个。我们的领头羊谢岚在尾声做出提醒的时候,我真想夹它一块才死心塌地走,但这晚举筷的频率太高,最终克己复礼放弃,尽管我每夹一次菜,隔壁总是故意把视线抬高45度。

被庶民化、商业化的这种所谓「御膳」因店而异,也因客而差。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追求的就一个过程,浅尝辄止,哪能吃得起什么「御」物,过过隐罢了。

有饕王知道身边坐着的是处长,却不懂得何谓土司。甚至有人麵包吃多了,还以为「土司」针对的只有一种。

土司本是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在封建社会,科学技术落后,交通不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各方面的条件更是落后于中原地区,是蛮荒瘴疠之地,在此任职的汉族官员不能适应西南地区的环境气候,水土不服,致使其不能很好地完成朝廷交给的任务。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则熟悉当地的语言文化、民情风俗、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等,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威望,因而他们在传达贯彻朝廷的意旨,制定实施法律法规,组织土民发展生产、搞活经济、传承文化、巩固边防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朝廷通过土司制度,利用少数民族首领「以夷制夷」、「以蛮治蛮」,达到安民心、维t统一一、固边防的目标。

土司职位可以世袭,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批准。司对朝廷承担一定的税金、傜役、并按照朝廷的敕令提供军队;对内维持其作为部族首领的统治权利。《明史·职官志一》:「凡土司之官九级,自从三(从三品)之袭替,胥从其俗。附寨之官,自都督至镇抚,凡十四等,皆以诰敕辨其伪冒。」

至此,你该明白,土司就是「土皇帝」啦。

史料记载,宋、元、明时代广西的仓储充盈,稻谷远销外省。《清史稿·食货志》卷五记载:「乾隆十三年到二十六年,广西贮谷从20万石增至183万石,且大部分在桂东南。」《徐霞客游记·三里风物》记载:「土膏腴懿,生物茁茂,非他处可及。所艺稼穑特大,恒种一郭,长辈之,性柔嘉,亦异庶土所植。畜物无所不有。鸡豚具食米饭,其肥异常。」即三里(指现在的宾阳、上林、忻城一带)一带土地肥沃,生物茁壮茂盛,其他地方是比不上的,所种的庄稼特别好,往往比别的地方多有一倍的收成,稻谷质地柔软,各种畜禽都有,鸡猪都吃米饭,特别肥壮。可见,土司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好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渗透到土司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我们的小陈导游很有土司范

既然物产丰富,对吃的讲究也就理所当然,土司既然是当地的皇帝,讲点质量,讲点排场也更不在话下。更何况,他还有礼客的任务,宴历来代表一种气质和形象。仪式感先行,当然也是道之所在。

受临近的广西土司文化的影响,越南后黎朝和阮朝也在其北部少数民族山区设立类似的土司制度,委任部族首领进行统治。

从土司制度的深度和长度,你就能领悟出广西的全称中「自治」的科学原理和深切意涵。

我们这次来既接受再教育,也要亲眼领略「自治」下的青山绿水之拙朴,感知壮族文化的壮硕精神。「看、听」是受教的方式,吃何尝不是一种领教的途径。全员都说,广西菜不单调,「好qi,全国No.1!」来自美食广东的老陈同志用粤普这么说。

曾经一衣带水,后来枪炮相向,而今鸡犬争鸣,贸易亨通,我们顺着隔开中越的归春河,向与越南板约瀑布(Bản Giốc & Đức Thiên)相连的德天瀑布进发,航行中却不断被对岸的越南河贩「粘着」。她们用娴熟的普通话向客人叫卖香烟、咖啡,两百不行一百,一百不行五十。「只争朝夕」在这位河贩身上一展无遗。

叫多卖少的惨况,让越南姑娘「告别」船客的表情有点僵硬,多少带点沮丧。但她不急不气的柔性,多少让伯伯们萌生了怜悯。「我真想只给她点钱,不要她的东西,但怕伤了她的心!」一客这么说,但导游在我们乘船前打了预防针:我也没办法判断她们卖了的,是真是假。要买去客服中心,说我的名字还能打折!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团中资深老同志陈大哥还是满载而归,买了烟买了食物等来自越南的舶来品……「我兄弟多,我又是老大!」他的话,提醒我:这一河两岸,本是、后来不是、现在又是社会主义阶级兄弟,于是我想起那首有点年纪的人耳熟能详的友好经典歌曲《越南~中国》:

越南中国山连山江连江

共临东海我们友谊向朝阳

共饮一江水朝相见晚相望

清晨共听雄鸡高唱

我们高呼万岁

胡志明毛泽东

越南中国团结紧队伍强

打击敌人我们并肩战斗有力量……

我们的老陈,既当场在游客中心把所买寄给自己的兄弟,也拿出一些share给F1(致公福田一支部)的同志们,在历经风霜的他看来,兄弟之情、同志之谊、相处之福,是最大的富足。

支部归属「福田」,老陈网名「@福田」。当桑田变成福田,这中越上空的这抹璀璨霞光就是未来的预告,而快乐便是长泻不休的瀑布了。这是我的霞思。

但于我而言,当晚的「壮王土司宴」要是加多一盘焢肉,势必更壮实更温暖我的味蕾,那才是本拙的「口福之田」啊。

留点残缺,让它托梦,以便来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