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董卓率兵入京,立刘协为帝,成为权臣。为了一己私欲,董卓做出种种不忠、不仁、不义的行径,最终引起天下人的不满。
于是函谷关以东的诸侯,组成联军讨伐董卓。董卓为了避开联军锋芒,将天子向西移驾,前往长安。此时,汉室基本失去了对于关外地区的统御力。
在董卓撤往关中后,关外诸侯们各怀异心,为了争夺地盘,成就各自心中的霸业而相互征伐。
在关外众多势力中,我们熟悉的曹、孙、刘三家,此时还并不强盛。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当属袁绍和袁术这对亲兄弟。
袁氏兄弟倘若能够联手,东汉末年的走向将会发生剧变,然而两兄弟却相互看彼此不顺眼,并且都是有野心的人,这两点导致两人之间不断发生摩擦。
▲袁绍与袁术
袁术是嫡子,袁绍是庶子,他们都出自于四世三公家世的汝南袁氏。
袁术看不起袁绍的出身,也忌恨袁绍比自己名气更响。在董卓立刘协为帝时,袁绍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自己将从中获利,为此他特地征询了袁术的意见。
袁术没有支持袁绍,还以忠义作为理由数落了一番袁绍。当然,袁术并不是真的大义之人,他只是不想顺了袁绍的意愿;同时比起刘虞,刘协在位,袁术能谋取更多的好处。
二人因为意见不一致,于是产生间隙,进而两人发生了利益上的冲突。
▲袁绍、袁术
领土相争
袁术有一位强大的盟友、孙坚,在豫州刺史孔伷病逝后,袁术上表孙坚为豫州刺史。但是袁绍趁着孙坚前往洛阳攻打董卓时,也上表了一位豫州刺史,和袁术一伙抢豫州。结果孙坚及时赶回,同袁术赶走了此人,袁绍染指豫州的计划失败。
后来扬州刺史陈温病逝,袁术上表陈瑀为扬州刺史,同时袁绍上表袁遗为扬州刺史,袁氏兄弟开始争夺扬州。结果依然是袁术取得了上风,陈瑀入驻州府寿春,开始准备进一步占据扬州。
袁绍的根基在冀州,袁术的活动范围在豫州、扬州、荆州,二人之间尚有兖州、徐州和青州相隔,一时间难以直接兵戈相向。
然而两人都采取远交近攻的方式,袁氏兄弟之间由观点不一致发展为利益冲突,进而通过拉帮结派的方式,将其他诸侯也拉入了纷争。
▲地图上的公元192年
争端扩大
袁绍的盟友是曹操和刘表,袁术的盟友是孙坚、公孙瓒、陶谦以及各路贼匪。函谷关以东的诸侯基本都在这了,卷入了袁氏兄弟的纷争。
当然诸多诸侯介入的根因,终归是个利字,为了在乱世中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公元192年,孙坚受袁术指使攻打刘表,结果不幸中箭身亡。随后袁术在同刘表的对峙中,袁术占不到丝毫便宜。同时刘表频繁侵扰袁术,于是袁术将目标转向了北方的兖州,此时曹操已经是兖州刺史。
袁术准备向兖州的陈留郡进军,并且得到了黑山军以及匈奴的援助。袁术为了避免同时和袁绍和曹操交战,袁术向公孙瓒请求协助。公孙瓒让刘备、单经、陶谦等人牵制袁绍。
▲袁术组织的夹击攻势
我们都知道官渡之战时,袁绍和曹操为了成为北方霸主而大打出手。而在袁氏兄弟相争之时,曹操为了自己的兖州地盘,曾经是袁绍坚定的盟友,二人抱团在一起,应对袁术组织的夹击攻势。
这次攻势是袁氏兄弟争斗的巅峰,最后以袁术的落败而告终。袁术不仅没能拿下兖州,反而放弃豫州、逃亡扬州,这场争斗背后的最强王者,正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