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道士自称“贫道”

原标题:为何道士自称“贫道” 贫道的道,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变成不是道教的专利,当然,最早这么称

原标题:为何道士自称“贫道”

贫道的道,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变成不是道教的专利,当然,最早这么称呼的,肯定是道士。汉朝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时,佛教僧人也是自称贫道。

贫道是有道之士谦称,说自己德行和智慧不足,又一个意思是将生死道渐渐减弱的意思,最为重要的意思是告诫自己忧道不忧贫,不要只顾名闻利养,把修行证果给忘记了。后来,贫道已成道士的专利,僧人则自称贫僧了。

所谓谦虚是一种美德,就像世俗之人称自己为“鄙人”,称自己的夫人是“贱内”、“拙荆”......如此而已。

贫——古代的道观,里面的修行者,大多数都是比较贫穷的(也有高道担任国师之类的显贵),称之为贫,意思是贫苦、穷的意思。不过,千百年来,人类为超凡入圣,修得正果,修行之人会自动舍弃不必要的名利,造就了存在此类现像。加之,真正的修行者根本不重物质享受,不畜财帛,两袖清风,谓之—贫。什么都没有,只有一颗追求超脱的心,所以,自称之为“贫道”。

这也体现了道家超凡、不同世俗的出世观念,更有一种高人的意境在其中,真人不露相!祖师曾一再告诫吾辈;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与这句真理是一致的。

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点击阅读往期文章

道中有求,欲中有修

因为太显而易见,所以常常“视而不见”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