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工视频直播教“满语”

原标题:修理工视频直播教“满语” 巴图鲁在教满语 满语,对北京、东北等地区的话语体系影响深远,如今地

原标题:修理工视频直播教“满语”

巴图鲁在教满语

满语,对北京、东北等地区的话语体系影响深远,如今地道的老北京话中的“掰持”“抹擦”“撒么”等都是由满语演化来的。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现如今满族人虽不少,但是会讲满语的人却已经不多了。为了补救濒临失传的民族语,满族大叔巴图鲁想出来一个法子——在视频平台直播教满语。

满族人却不会说满语

巴图鲁,在满语中是“英雄”“勇士”的意思,这位来自辽宁辽阳的满族大叔,从2017年开始在“快手”上传满语教学的短视频。他跟北京青年报记者聊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这个称呼我不敢当,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打工仔’,教满语也就是为了能让大家多了解它。”

据巴图鲁讲,他所在的村子是一个满族村,全村大概有八百多人,从小就听村里人讲满族的故事,但是谁都不会说满语,也没人说要学习满语。直到2015年,巴图鲁在手机上看到一条新闻,讲的是有人用满语拜年,这件事给他触动很大,“我也是满族人,但是却一点都不会说,再想到村子里的情况,估计以后会满语的人可能越来越少了。”

于是巴图鲁就在网上自学满语。虽然是满族人,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接受过系统学习,只有靠看教材、视频慢慢学习音标语法。时间长了他在QQ、微信上也结识了一些学习满语的朋友,大家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但是随后他又发现一个问题,他所学的是书面语,但平时老百姓说话用的是口语,所以他又自学了满语的口语。

根据巴图鲁的想法:“书面语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习,因为它有参考的资料,但是口语要是不学习的话有些词汇就逐渐消失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让巴图鲁有了在快手上教满语的想法。他将快手的名字改成“传承满语巴图鲁”,简介中写着“快手满语教学第一人,瓜尔佳氏正白旗,让我们一起传承满语”。

白天修理机器 夜里直播满语

巴图鲁考虑到满语所使用的拉丁字母转写或“穆麟德转写”不容易理解,就想到用汉语拼音的方式进行标注,如“见到您很高兴”的满语表达方式,用拼音来说就是“xīnbē sǎwōmē dǔlākè wǔrgūnjīmǐ”。教学先是从音标再到语法,内容包括一些常用词汇,如“妈妈”“舅舅”等,还有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巴图鲁也讲道:“我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最重要的是提醒我们满族同胞要有这个意识去学习本民族的语言。”

巴图鲁也一直在坚持这个想法。他平日里的职业是修理工,每天晚上7点多才下班,回家做菜、收拾房间、洗漱完毕后开始上传满语视频,“之前就是发一些短视频,最近一些同学问我能不能直播,这样有什么问题能直接互动解决”,巴图鲁有时会直播到深夜一点多,“只要直播间还有人我就会一直讲”。目前跟随巴图鲁学习满语的有将近100人,大家组织了一个满语学习群,在群里互相练习对话。这里面很大一部分人本身就是满族人,但都不会说满语,这也正是巴图鲁想要实现的目标:让满族人会讲满语。

用民族语言做视频直播成趋势

从目前学习满语的情况来看,巴图鲁表示并不乐观:“很多人没有这个意识去学习,甚至说有些满族人根本不知道有满语。我们村大队的牌子上写的都是满语,但是谁都不会读。咱们总说要有民族意识,知道本民族语言不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吗?”除此之外,巴图鲁在教满语的同时还会说一些民俗习惯、科普之类,让大家能了解更多的满族历史。

事实上不光是满语,很多少数民族语言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现状,巴图鲁说,目前社会上的有志之士都意识到这一点,积极开展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行动,也有越来越多诸如快手的短视频平台为少数民族语言提供宣传平台。

北青报记者从快手短视频直播平台了解到,2017年以来,快手上能用关键词“方言”查找到的主讲方言或说唱各地方言的用户及作品约182443个,用关键词“民族语”等查找到的说唱少数民族语言的用户及作品也不下几十万个。其中说(唱)蒙语的用户及作品约41830个,用藏语说唱的用户及其作品约22327个。此外,也有和巴图鲁一样在平台上教授壮语、彝语、苗语、瑶语、纳西语的用户。

文/本报记者 祖薇 实习记者 罗崇纬

责任编辑:石宇(EN003)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