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派建筑:中国儒家居住文化特色

金华,古称婺州,是儒家传人的聚集地,儒家传人的共性是讲礼义、讲法制、讲中庸、讲和谐,物化到居住空间上,就是婺派建筑。

大空间和大院落,是婺派建筑区别于徽派建筑的最显著特点,其主要分布在义乌、东阳、浦江、永康、兰溪等地。

北宋灭亡,宋氏南渡,皇帝和北方世族整体南迁,最终定都临安。当时,金华是距京城临安不远的一个大都市,很多皇亲国戚、大臣权贵被赐居金华,名门望族也在此聚集,经营生意、避世隐居。

南宋时期,金华经济社会文化十分发达、思想观念十分超前,以吕祖谦为代表的理学派别,奠定了“婺学”在儒家文化中的地位,同时也影响着对应居住空间的发展。

婺派建筑其存在特征主要是符合礼制与规范,具体表现在中轴发展,代代相传,左右对称,阴阳和谐,大空间、大院落,胸怀大志。

室内外木雕、石雕、墨画,寓教于乐,木质结构构件白坯不施油彩,院落不莳花植树,显示着朴素与自然的性格特征。

那么,婺派建筑与徽派建筑有哪些区别点呢?

1.建筑外形:婺州是马头墙,徽州是屏风墙。

2.院落规模:婺派是大院落,徽派是小天井。

3.基本单元:婺派是大户型,徽派是小户型。

4.厅堂做法:婺派是大敞口厅,徽派是小敞口厅。

5.内外装饰:婺派是典雅大方,徽派是富庶小康。

6.文化属性:婺派建筑是儒家传人的生存空间与环境,徽派建筑是商贾裔孙的生存空间与环境。

“婺派建筑”的精华——“十三间头”,既是住宅建筑史的伟大创举,同时也是城市史、人类史的伟大成就。

“十三间头”民居,通常由正房三间和左右厢房各五间共十三间房组成三合院,都是楼房。各楼底层向内都有前廊,上覆腰檐。三座楼都是两坡屋顶,两端高出“马头山墙”。

院前墙正中开门,左右廊通向院外也各有门。此种布局非常规整,简单而明确,院落宽大开朗,给人以舒展大度堂堂正正之感。

“十三间头”不但是研究住宅空间结构、形态、功能等等多方面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研究村落、集镇形成的基本单元。

两大建筑体系并非孤立存在,不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象。“婺派建筑”,以别具一格的儒家文化气质而存在,代表中国儒家居住文化特色。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